2018年09月27日 星期四
秋分日,夜色日光两均长
刘会中
9月23日,北京长安街,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形成悬日景观。郑志摄
正值秋分前后,梯田上稻花飘香,夜空中星河闪耀,合奏出一曲丰收赞歌。黄友琪摄

光谱志

    凉月满,桂子香。中秋佳节刚刚携手秋分走过。自农耕文明起,秋分就作为重要节点,干系着“秋收、秋耕、秋种”这“三秋”农事。在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分,在其背后是太阳运动的规律性变化。

    今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定每年秋分为 “中国农民丰收节”。其实,在我国古籍《春秋繁露》中,便有“秋分者,昼夜均而寒暑平”之句。可见,先贤们很早就意识到“秋分”的与众不同——它不仅是丰收的号角,也是昼夜长度变化和暑寒气候切换的转折点。

    人们发现,秋分这一天“日光夜色两均长”,即白天和夜晚长度是一样的,日后白昼渐渐缩短,夜晚慢慢拉长。暑褪转凉,寒气凝露,一夜比一夜清冷。物候也有了三层变化: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从惊蛰开始,春雷动,百虫出洞,万物生机焕发。到了秋分,雷声稀,百虫藏穴,并且用细泥糊住洞口,抵挡寒气入侵。降雨减少,河湖进入枯水季。

    农民们收到秋分的信号后,赶忙收割中稻、高粱,采摘新棉、瓜果,以防霉烂。趁晴日翻耕土地,播种油菜或冬麦,在冬季来临前,让作物集纳足够热量,以待丰产。

    拨开千年岁月的烟岚,今朝的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时令的变换、物候的更替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天文学知识。

    从天文学看,秋分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几乎等长。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挪动,北半球迈入昼短夜长阶段,南半球则相反。北半球正式迈入秋季,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所获光热能越来越少,气温降低,天气转寒。

    秋分所属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不仅勾勒出四季更迭的规律图,也是太阳周年运动的一大表征。

    四季由地轴倾斜和地球绕太阳公转两个因素同步作用而引起。地球上的人们为了便于理解,假想有一个与地球同心、半径无限大的天球存在,天空中所有物体都在天球上,太阳也不例外。此时,地球公转就可以看成是太阳在天球上移动一圈,我们将其移动路线称为黄道。黄道和赤道面并不重合,而是有一个23.5°的倾斜角,即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移动,地表获得的热量也随时空变化而发生变化,地球因此有了春、夏、秋、冬四季分野。

    一年四季,太阳东升西落,但只有春分、秋分两天太阳恰好是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两分”作为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两个交点,太阳光线与纬线平行,赤道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为90°。在春分、秋分,世界各地东西走向的街道可以欣赏到太阳正悬于两侧建筑物中间的“悬日”景象。当太阳越过秋分点,升落的位置将发生偏移。之后太阳直射南半球,从东偏南升起,西偏南落下。升起角度越来越偏南,在冬至达到极限。

    秋分日过后,北半球开始极夜现象,南半球则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一个半球极地附近便会出现极昼现象,而另一个半球则出现极夜。随着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在当年冬至日达到最大,到次年春分日消失;而后出现极昼现象,至秋分日消失。

    秋水净,秋月明。露冷秋期半,北雁忽南飞。

    岁月绵长,农事繁复。朝暮之间,秋又深了。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网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