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陈瑜)在30日举行的“一堆一器”建成60周年国际科技合作论坛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卫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历经60年,堆器研究已从单线平行发展走向双线交叉融合,以满足核科学基础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要求。
核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反应堆、加速器等重大设施。1958年,在苏联的援助下,原子能院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简称“一堆一器”)。“一堆一器”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跨进了原子能时代,这也被认为是我国核科技发展史上的大事。“一堆一器”分别运行了59年和26年,它们的建成及应用,为我国同位素生产和应用、核电起步和发展、中子活化分析和中子散射等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柳卫平说,从中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一堆”)出发,原子能院建成了49-2堆、微堆、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先进研究堆,开展了包括示范快堆技术、先进燃料元件技术、池式低温供热堆技术、微堆低浓化、数字反应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一器”)为起点,原子能院建成了HI-13串列加速器、3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高能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10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等多种类、多型号的加速器,并开展了大量科研工程和技术转化应用。
据了解,原子能院将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建成中国示范快堆、质子直线加速器和北京ISOL装置等新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反应堆和加速器,在堆器融合交叉的发展阶段,通过平台整合结构深化和体系优化,形成新的科技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