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珊从盐碱地里收获花生受访者供图 |
特有范儿
前不久,青岛新认定了217名农业科技特派员。作为一名有着4年“驾龄”的“老司机”,回顾起过去当科技特派员的感受,青岛农业大学王晶珊教授很是自豪地说:“能够作为高校科技特派员队伍中的一员,走出课堂,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4年多来的努力是值得的。”
从2014年至今,年届五旬的王晶珊带领科技特派员团队成员隋炯明、乔利仙、姜德锋等在山东省东营市这片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里,把论文写在盐碱地上,把知识与技术传递给老百姓,用汗水和热血书写新时代高校科技特派员新篇章。
让“盐疙瘩”变成“金疙瘩”
曾几何时,利津县毛坨村,是东营市出了名的“碱窝窝”。十几年前,这里还流传着一段顺口溜:“毛坨村,太偏远,出进交通不方便,远离水源年年旱,土地宽阔光盐碱,人种天收无保障,要想致富难上难。”这是黄河三角洲800万亩滨海重盐碱地的缩影。这样的土地过去只能种棉花,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
早在10年前,青岛农业大学在东营建立5个专业实验室后,又成立黄河三角洲研究院,全面开展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研究,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的重要技术力量。
2014年,王晶珊带领科技特派员团队,进驻毛坨村,进行花生耐盐鉴定和耐盐花生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俺要让毛坨村‘盐疙瘩’变成‘金疙瘩’,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王晶珊的决心和信心,来自于她长期以来从事的作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研究。近年来,她和团队培育出高产、耐盐、高油、抗旱及特殊性状的花生突变体1000余份。他们培育的9个品种通过国家品种权保护审查。为此,她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盐碱地不再只能种棉花
“她经常在地头上和农民朋友一起吃饭、聊天,一点儿教授架子都没有。”毛坨村村民张老汉深有感触地说,她常待的地方,除了实验室,就是试验田。
“每年到播种和收获的时候,王老师都亲自带我们到田间工作。为抢收抢种,早饭、午饭就在地里吃,晚上天不黑不收工,经常晚上9点才吃上饭。感觉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让我们感动的是,王老师比我们妈妈的年纪还要大,却一直在地里和我们一起忙里忙外。”学生李冠说。听到学生的评价,王晶珊自己则开玩笑说:“用自己的汗水浇过的庄稼,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经过4年的努力,王晶珊团队在毛坨村盐碱地上建起了现代农业示范园,筛选鉴定出花生耐盐新种质132份,其中耐盐性极强的种质26份,培育的宇花2号和宇花21号花生新品种在毛坨村盐碱地种植,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2017年播种在0.4%—0.5%的盐碱地上,收获期经专家验收,亩产达425公斤以上。
“白花花的盐碱地再也不是只能种棉花的土地,在这里种出的花生亩产几乎和在普通土地一样高。”王晶珊对自己的新成果充满信心:“不仅产量上去了,而且出油率比普通地块上种植的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盐碱地黄曲霉少,可生产出高品质的花生。”
科技服务助力科技创新
“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是我们的责任,科技服务无止境。”多年来,王晶珊团队的科技服务覆盖山东多个花生种植区。
花生种植成功了,王晶珊团队又在甘薯组织培养离体诱变育种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尤其是其甘薯脱毒快繁技术具有独到之处,“我们把生产的脱毒原种薯无偿提供给多个扶贫村及示范基地种植,收到良好效果。”2015年以来,王晶珊指导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滴水村、横岭村等多个贫困村种植脱毒甘薯,并在当地进行高产脱毒甘薯良种苗繁育和示范展示等工作。
科技服务助力科技创新。2017年,王晶珊的18个花生品种申请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包括耐盐、高含油率、高油酸、口感好符合传统出口型大花生、抗倒伏适合机械化收获等品种。2018年,东营市利津县政府专门设立“凤凰学者”,奖励为利津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及海外高层次人才,王晶珊获利津县首批“凤凰学者”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科技特派员团队将对育成的10余个花生新品种在利津县进一步进行耐盐鉴定和示范推广,辐射整个东营市;同时将甘薯脱毒快繁技术在利津县示范应用,筛选出适宜盐碱地种植的甘薯品种。并联系加工企业,为农民生产的花生和甘薯找到销路,为增加农民收益和农业发展作出贡献。”王晶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