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
“一带一路”上的浙江之“光”
本报记者 江 耘

“一带一路” 创新之路

    作为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交会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浙江省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提升全省科技型经济水平的主抓手,全面谋划推进与沿线国家开展科技交流、共建载体、联合研究等合作,并以“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为统领,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推动浙江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浙江在国家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中的积极作用,高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国家级创新策源地。

    截至2017年,浙江已与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关系,累计支持浙江省内单位与沿线国家相关机构合作开展研发产业化项目85项、资助金额超过1亿元,并在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首批创建和培育7家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累计引进落地项目163个、人才226人、创新载体7个,在孵项目621个,组织海外创新创业活动179场。

    前不久,在杭州余杭区举行的墨西哥高层次人才项目路演对接会上,一项项来自美洲的国际高端科技项目吸引了众多浙江企业的关注。

    牵头此次活动的美国浙江创新中心总裁冯俊峰介绍,此次活动为了积极响应浙江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建设的战略资源而组织落实的活动之一。

    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曾肖芃介绍,响应“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浙江省与11个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积极为省内单位寻求国外合作伙伴、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搭建对接交流平台与桥梁。

    近5年来,先后组织举办“浙洽会”国际高技术展示对接会、浦江创新论坛主宾省相关活动、中日大学展暨高技术对接会等10余场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共组织技术对接活动48场,其中境外活动34场,境内活动14场,服务省内高校院所、企业园区2600余人次,参与外宾1200人次,达成合作意向约500项。

    1月23日,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巨石玻璃纤维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埃及国家研究中心在埃及苏伊士签约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

    “与埃及国家研究中心共建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只是浙江率先设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专项的一个缩影。”曾肖芃介绍,响应“一带一路”倡议5年以来,浙江省积极支持省内企业、高校到沿线国家开展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科技园区,先后支持省内单位与俄罗斯、匈牙利、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相关机构共建23家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及科技创新园等,并加快开展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创建工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走出去”,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创新中心、院校合作等形式,获得了最新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全球品牌等,提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

    6月1日,卧龙控股集团的首个海外自建工厂在越南海防市顺利投产。目前,卧龙在国内有20多个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在东南亚有1个生产基地;在欧洲有12个生产基地,分布在多个国家;在美洲有1个生产基地。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亚洲、欧洲、美洲这三大板块的相互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为卧龙成为一家真正强大的、知名的、全球化的跨国企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卧龙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建成说道。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浙江省累计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有近9000家,境外直接投资备案额累计达到600多亿美元。

    “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及科技创新园等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省与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开展高水平联合研究,加强科技人员交流、促进技术转移,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曾肖芃说。

    (科技日报杭州8月19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