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
宁夏:全国最大煤制油基地在这里炼成
实习记者 唐 芳

砥砺奋进六十载·塞上宁夏谱新篇

    开栏的话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自治区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宁夏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进步和辉煌成就。

    8月20日起,本报开辟“砥砺奋进六十载·塞上宁夏谱新篇”专栏,以鲜活生动的事例,全面深入展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宁夏的生动实践,以及宁夏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煤炭产能过剩、盈利能力下滑的困局怎么解开?宁夏用15年时间交出一份科技答卷:将煤炭转化为油品,发展煤制油。据悉,除了更加环保以外,每吨煤发展煤制油的价值相当于原煤直销的7倍。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是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高达550多亿元,于2016年底正式投产,每年可就地转化煤炭2046万吨,年产合成的柴油、石脑油和液化石油气等油品405万吨。油品具有超低硫、低芳烃、低灰等优势,各种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有助于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雾霾治理难题。

    “这在5年前还无法想象,当时全国最大的煤制油项目仅是附近一处投资不到30亿建成的16万吨煤制油厂。”该项目净化合成厂一部部长叶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煤制油项目工艺设备多达上万台,高峰期施工人员达3万人,项目建设期间最大的挑战是设备大、运输难、吊装更难。从大件制造厂到厂区仅2公里的路程,一个97米高的解析塔用了近两天时间才拉到厂区,国内首次由多个吊车同时整体吊装该塔,运输和吊装前历经数次模拟论证和技术攻关。“前期设计和采购基本在北京完成,我刚结婚没几天就去北京,一待就是5年,走的时候老婆刚怀孕,回来的时候儿子都快5岁了。当时好多项目人员都是这样。”叶涛说。

    宁夏是典型的富煤省区,273亿吨的煤炭储量相当于东北三省储量的总和,煤炭占能源比重超过90%,多年“靠煤吃煤”。被誉为宁夏工业“长子”的神华宁煤集团就曾是一家地处西北靠挖煤、卖煤的传统企业。通过煤制油项目,以神华宁煤集团为代表的宁夏煤炭企业实现“卖炭翁”到“卖油郎”的华丽转变。

    记者了解到,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是基于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化石能源结构客观现实,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而设立的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201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建设神华宁煤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与此同时,该项目承担国家多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的国产化任务。

    气化炉,就是一种煤炭转化的关键设备。煤炭进入气化炉,经过气化、分离、重组,变成现代煤制油制品。2014年,神华宁煤自主研发的采用干煤粉加压气化成套技术的“神宁炉”诞生,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它解决了西门子气化技术只“吃”精煤的缺陷,能够“通吃”各种煤,攻克了劣质煤清洁利用的技术难题,不仅如此,还“胃口大,消化好”, 28台“神宁炉”日消化煤炭达2200吨。

    “神宁炉”只是该项目攻克的若干关键技术设备之一。神华宁煤集团副总经理姚敏介绍,“我们联合国内29家企业和科研院所,攻关完成37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国产化任务,项目国产化率超过98%,多项指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以往,这37项技术装备全部来自进口。”就这样,宁东人在大西北的荒原中发扬着埋头苦干、以苦为乐和甘愿奉献的精神,圆满完成任务。

    如今,宁夏煤制油已经成为煤化工领域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一方面打破了国外对煤制油化工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另一方面,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模式,为巩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技术战略储备。

    神华宁煤集团煤化工基地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宁夏举全区之力开发建设的“一号工程”。15年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画到底。按照宁夏“一号工程”蓝图:到2020年,神华宁煤煤化工基地总产值将突破8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与此同时,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将建成千万吨级宁东大型现代煤化工基地,成为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