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5411.3亿人民币,同比增速达24.8%。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相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否能跟得上?
“集成电路人才‘贵’‘难’‘少’,是我们此次撰写《白皮书》过程中的深切体会。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一短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16日在2018全球半导体才智大会上表示。
卢山所说的《白皮书》便是在此次会议上正式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统计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在40万人左右,其中设计业从业人数为14万人,制造业从业人数为12万人,封装测试业从业人数为14万人。同时,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技术类从业人员规模为33万人左右,占总从业人数的83%左右,较去年同期技术类人才增加了近4万人。
现有的人才体量是否能满足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白皮书》指出,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中,设计业人才需求数量增幅趋于稳定,但高端设计人才紧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制造业受产能扩张影响,人才需求保持高速增长。由于近几年国内生产线布局进入快车道,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传统老牌制造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国内制造业企业对于人才争夺的恶意竞争现象较普遍,应引起高度重视。
“到2020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左右,而我国现有人才存量40万人,人才缺口明显。”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集成电路处副处长徐珂在解读《白皮书》时指出。他也是《白皮书》编委会成员之一。
与人才缺口并存的是,高校集成电路专业毕业生进入该行业意愿并不高。《白皮书》指出,我国高校集成电路专业领域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在20万人左右,而其中仅有不到3万人成为集成电路行业从业者。
集成电路专业高校毕业生都去哪了?《白皮书》分析指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流向了互联网、计算机软件、IT服务、通信和房地产行业。究其原因,从薪资水平来看,我国金融和移动互联网的繁荣,以及这些行业在薪资和股权激励等方面的优势吸纳了大量人才流入;从就业前景来看,集成电路行业是一个发展较为平稳的行业,人才的成长需要在该行业有很长的积累期,职业发展前景较其他行业竞争力不强。
为避免人才储备不足掣肘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白皮书》建议,继续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微电子和集成电路相关一级学科的申请和建设,同时,加快集成电路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建设,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间的差距,推动集成电路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此外,明确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培养培训标准,探索建立统一的职业能力培训认证体系并与国际接轨,开展大规模职业教育培训,弥补产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缺口。
(科技日报北京8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