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0日 星期五
创新要懂得优待、欣赏和包容
——访旅美科协总会理事会主席陈志雄博士

科学精神名家谈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冯卫东

    “无忧的生活是科研人员静心工作的前提;要像鉴赏艺术品那样欣赏科研人员的新思想;要摒弃唯论文至上的考核评价观,把对研究成果的评判权留给专业委员会……”谈到如何弘扬科学精神,做好基础科研,旅美科协总会理事会主席陈志雄博士向科技日报记者道出他的感悟。陈志雄也是美国纽约玛希学院终身教授、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和信息安全中心主任。

    科技日报基础研究很重要,但平常科研工作也许会很枯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搞基础研究?

    陈志雄:从事基础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但如何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原创性的研究?无忧的基本生活是科研人员静心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比如,旅美科协曾经邀请过在美国一个著名的华裔数学家做主旨演讲。他在成名之前曾在一个大学里任助教,而且不是一个永久性的工作。但就是这样一份职业就能保证其衣食无忧,从而使他能潜心研究他钟爱的数学问题,最终取得重大成就。科研人员有了较高的物质保障,就不会忙于追求各种各样的评价结果以获得晋升机会,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因为作假的成本会高到让他失去社会的尊重和体面的生活。基础研究结出硕果,靠的是长年累月的心无旁骛的坚守,生活无忧是最好的外部环境。

    科技日报基础研究并不容易出成果,如何鼓励科研人员潜心做科研呢?

    陈志雄:要像鉴赏艺术品一样欣赏科研人员,而不是仅以论文的发表和被引用数量作为评价标准。一个具有独到眼光的科研人员,一生可能不见得有很多的论文发表。我本人从IBM研究中心离开到学术界时,曾写过一篇项目申请书。负责审核的一位老教授对项目内容不太明了,存在一些疑问,但她认为该项目可能是语言表达不是很精确,但具有新颖的思想,最终果断地给予资助。她的评价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基础研究的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基础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出“与众不同”,这也是创新的灵魂所在。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必须营造出慧眼识英雄甚至支持“异类”的欣赏氛围。

    科技日报基础研究工作日常又该如何考核呢?

    陈志雄: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如果只是基于论文的发表,那么科研人员为了应付评价等次和考核结果,势必无法沉下心来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从而冒出急功近利抄近路的现象,甚至滋生出弄虚作假和贪污腐败。有些年轻的科研人员往往会热衷于在别人已经做过的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进行修修补补,而不愿独辟蹊径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因为跟随式研究最保险,失败的风险相对较小。但这样的研究除了成为晋升的阶梯外,往往没有真正的实际价值,久而久之,创新的土壤和环境也就不复存在了。

    科技日报基础研究的很多成果并不能马上有所应用,那么该怎么看待和评判?

    陈志雄:要把评判权留给专业人士。我就职的学校,对研究成果的评判,基本上由专门的学术委员会召集并决定,院系的行政领导基本无权干涉。科研人员职务职称的晋升则是数年进行一次,其中能否申请到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的项目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NSF项目的评审被公认是非常严格的,明确要求评审专家只要和申请人有过任何形式的合作包括他们的学生就必须回避,以确保项目评审的公正公平,而且专家在评审时基本上不掺杂人情因素,不考虑项目申请人的学术地位,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创新。总之,评价是个风向标,要鼓励真正具有创新气质的人员和项目脱颖而出,这就需要有包容精神,允许具有新创意、新思想的项目失败,不容失败的项目评价机制最终只会催生出平庸。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