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肥城桃园里采摘桃子受访者供图 |
专家是技术能人,创业者是市场能人,再加上政府能人的穿针引线,为拥有十万亩桃园的山东省肥城市增添了科技气质。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高科技武装下的“世界最大桃园”颜值一直在线,这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近日,国际半干旱研究所拉吉夫博士一行参观了位于山东省肥城市的“花生带状轮作关键技术示范基地”,这里同样一亩地,换换种法就能增加效益500多元,让拉吉夫竖起大拇指。
引入关键技术让传统农业换活法,是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下称持发所)科技特派员贾春林“服务肥城计划”的一部分。
在他的努力下,众多专家携成果从100多公里之外的山东省农科院进入肥城,为这座拥有十万亩桃园、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大桃园”的城市增添了科技气质。
作为在农业战线沉浸多年的专家,除了将成果技术精准移入农田,贾春林通过在肥城3个月的调研,对“世界最大桃园”有了新认识。“有机蔬菜、肥桃、商品粮是这里的三大支柱,但面上欣欣向荣的数据并不能让人高枕无忧,必须找准命门,对症下药。”他说。
破解“转型焦虑” 科特派专家就是平台
尽管拥有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小麦全产业链条,但富世康生物科技公司的当家人戴先锋还是陷入“转型焦虑”之中,“我们向产业链深处进军,有了小麦胚芽油和亚麻籽油,这些也成了我们的‘拳头产品’,但再深入呢?方向在哪里?”
现在看来,山东省农科院孙金月研究员在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研究上的核心技术更像是专供戴先锋的一剂“药方”。戴先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正在合作以小麦胚芽为基础,与其它谷物搭配,研制适合不同人群的功能食品。”
这是绝妙的一招。因为转战功能食品可让富世康避开竞争白热化的小麦胚芽油市场,另辟差异化蓝海,继续享受高利润。
“转型之后,未来在哪里?”不止戴先锋一人有此焦虑。
在1278平方公里的肥城市调研,贾春林发现,类似戴先锋的故事还有很多,而自己无论是作为科特派还是科技副职,背后的专家、成果资源库恰好迎合了戴先锋们的需求。不过,贾春林自己也有困惑:为什么在这座被国家工信部认定的百强县(市)里,相当一部分企业迟迟“走不出县城”?如果说平台决定视野,平台在哪里?
“对很多地方来说,科特派专家就是平台。”贾春林认为,他们带来技术,这是“规定服务”;带来人脉,这是“自选服务”;带来资金甚至市场,那就是“超值服务”了。
不过,服务能否超值,或者说服务的成色如何,取决于政府能否引入“对口专家”,专家资源与创业者之间能否产生化学反应等等,这些才是破解焦虑的关键之处。
消除“肥桃之痛” “能人效应”出乎意料
从建筑业转战农业,80后老板吕伟持续投了一个多亿,到现在还没回本。回本难,是因为被两座大山挡了路:一是对技术不精,比如蔬菜育苗的高温问题难解决,病害泛滥又很棘手;二是找不到利润增长点,迟迟不盈利让人着急。
到吕伟的企业调研,贾春林找到了命门:外行干农业,做了不等于做好,因为做不深、做不透。前一阵,他带着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专家到这家小公司调研并带来了见面礼——用熊蜂授粉代替激素喷花或蘸花,专家的技术让吕伟开了眼界,“省工、省力、省钱,更关键的是少喷了农药,让‘有机’成为名副其实的有机。”
专家是技术能人,创业者是市场能人,再加上政府能人的穿针引线,“能人效应”出乎意料。因为与专家的互动打开了吕伟面向外界的一扇门,原先相对封闭的视野涌入了技术、信息、人脉。有了科技气质的农企不一样——最近他们被投资商“盯上了”,接触以后,改变正在发生。
只有把双脚扎到农田里,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找到痛点,攻克难点,改变现实。在此理念下,贾春林发现了“肥桃之痛”。
“闻起来,芳香扑鼻;咬一口,一整天嘴巴里都在回味。”贾春林品尝过肥桃(特指肥城桃)的美味,但近几年,无论是肥城桃农,还是国内消费者,大家对“肥桃不好吃了”的忧虑甚嚣尘上。
站在泰安肥桃研究所的基地里,该所副所长陈文玉有口难言:肥桃“好吃难伺候”,如果开花时遇到下雨刮风天气,坐果成功率就直线下降;如上市前赶上一场雨,甜味会损失大半。他告诉记者,肥桃培植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品种、病害、栽培、管理等方方面面。
努力一直在低调地进行。之前,该所通过山东农科院果树所,与国内各大桃专家建立了联系,并与后者合作引入分子技术育种,在栽培方面引入生物肥改良土壤,探索高光效……贾春林更帮其引入以草防草技术,净化桃树成长环境。
一切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三块试验田 树立乡村振兴典型
在肥城安驾庄镇,有三块成片的试验田,分别是“花生带状轮作关键技术示范基地”“优质小麦博士科研工作站基地”“青贮玉米育种试验基地”,分别来自山东省农科院万书波研究员创新团队、作物所、持发所。
在安驾庄镇党委书记荆文忠心目中,“三块试验田承载着我们这个农业镇的未来”。
理解这句话需要从老汪的例子说起。在建筑工程领域证明了自己之后,汪西军回到了安驾庄镇,决定到小麦种植加工领域大展身手。跟别人不一样,“能人”老汪首先将村里的地皮盘过来成立农业公司,让村民入股,变身工人。
同时,从小麦种植到加工,他严格遵循“好种子—有机种植—机械收获—低温烘干—先进加工”等流程做链条,此举引来今麦郎、益海嘉里等巨头的订单。
但在老汪心目中,这还不够完美。贾春林将优质小麦博士科研工作站引入,完成老汪农业拼图的最重要一环——有了众多博士专家的辅佐,老汪将“硒元素”加入种植过程,从而一炮打响,他的富硒面刚刚上市就被巨头们抢购一空,订单甚至排到了明年。
在肥城,三块试验田正不断孕育出类似的创业故事,也引起了中国农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贡锡锋的注意。前不久,贡锡锋到肥城调研,对农科成果落地,农民、企业、专家三方受益的模式十分欣赏,认为其“可作为中国乡村振兴的典型向联合国推荐”。
戴先锋的焦虑、肥桃的“痛苦”以及安驾庄镇的三块试验田,是当今中国无数农业县市正在发生的代表性事件。正因为有焦虑,有痛苦,才会有试验的必要,才会有改变的可能。但改变的广度和深度,却考验着千千万万服务基层的科技人,这是一项宏大的课题,也是他们正在努力做好的答卷——引入科技,引入人脉,引入市场,让专家辅佐下的“能人经济”发挥最大效力,这些都见证了他们的努力。
这种努力没有白费。科技因素的注入,让老汪所在村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让肥城桃农逐渐摆脱“看天吃饭”的焦虑,更让当地农民兄弟的腰包鼓了起来——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6371元。
看得出,贾春林很有信心,“肥城农业底子好,也走在正确的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