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7月19日,山东辰星胶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大学签订了关于开展精细硫化胶粉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依托青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双方合作成立青岛大学—辰星精细硫化胶粉应用技术研究院,由辰星胶业公司第一年支持研究院200万元科研经费。
今年以来,青岛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中心门庭若市,车水马龙。该中心董事长崔言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来学校洽谈科技成果转化及合作事宜的山东、江苏、河南等国内的地方政府、企业络绎不绝。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创新的源泉和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承担了重要作用。如何破解高校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窘状,让科研创新走出象牙塔,接地气,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学校通过组建学科型公司,探索青岛大学自主转化科技成果的新模式,出台了《青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和《青岛大学学科型公司管理办法》,成立了青岛大学产业管理委员会、青岛大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组建了青岛青大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同时规定成果完成人(团队)净收益比例可高达90%,最低不低于70%。”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说,通过校地、校企多方合作,推进了产学研用紧密对接。
作价入股,小海藻蕴含大市场
今年初,青岛源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青岛大学海洋纤维材料研究院院长夏延致教授带领的海洋纤维研发团队,以其研发的海藻纤维凝胶纺丝制备工艺等相关10项发明专利,作价7200万元入股,与合作者共同组建了注册资本为1.2亿元的青岛源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运营半年多来,产品供不应求。
谈到海藻纤维的产业化推广,夏延致说,中国是世界第一海藻养殖大国,一旦海藻纤维能够投入量产并在更多领域应用,就能打造世界“海洋棉田”,解决棉花纤维原料供应难题,前景令人振奋。
在青岛市即墨区的恒尼智造(青岛)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人事总经理张玲告诉记者,正是看中夏延致团队研发的海藻纤维,公司果断申请合作,把海藻纤维应用于内衣的制造,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海藻纤维智能制造内衣企业。
科研成果难转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和企业的对接并不充分,就大部分企业而言,更需要一些在实际生产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科技成果;而对于高校而言,一些科研成果尚处于“半成品”甚至概念阶段,而接下来对于科技成果的应用和开发,需要资金、市场的支持。张玲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高校紧密联合,往往更能出成果,因为企业最了解市场,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教授办企业,巧妙跨越转化藩篱
今年1月,青岛大学董蒨教授研发团队将3项专利申请权,以“入门费+提成”的方式转让给青岛万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是该校数字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又一成功实例。
去年7月,董蒨教授团队成立青岛青英数字医学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其中,学校占有30%股份,董蒨教授团队占有70%股份。鉴于青岛大学数字医学学科特色和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的研发实力,山东英吉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购买了董蒨教授研发团队10%股份。
崔言民表示,近年来,大学教授创办企业成功的例子并不鲜见。教授们由于能够充分地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大学的研究环境优势,巧妙地跨越原本挡在企业与院校之间的藩篱。从象牙塔到高科技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教授办企业的方式为新技术、新科研成果向市场的转化和过渡,提供了一条相对便捷的通道。
青岛大学很多不起眼的专利也吸引了国内众多企业的注意力。去年12月,来自江苏省吴江市的吴江赴东扬程化纤有限公司、羽奇隆特种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金伦(苏州)织造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以协议定价的方式,买走了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郝龙云、陈韶娟等8位老师的23项专利。
类似的小专利,成就了青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工程。7月4日,青岛大学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行动启动。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介绍,学校重点推出芯片设计与制造、空间信息与地球大数据、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12个重点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实现校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