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3日 星期一
为求甘肃不“干”,他扎根西北三十年
本报记者 李 艳
张强(右一)在甘肃省庆阳市指导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科学精神在基层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召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暨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甘肃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张强研究员作为“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受邀参加。

    说起来,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头衔放在张强的身上是最适合不过了。张强是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是长期从事干旱研究的著名专家。

    “为什么我们这里不下雨?”

    上世纪80年代初,张强进入成都气象学院学习,从此走入“气象”世界。至今,他已在气象科学领域探索了30余年。这30多年里,他曾数次离开甘肃去南京等地学习深造,也曾前往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做合作研究,中间有许多离开甘肃的机会,但这位甘肃人都放弃了。

    “我总是阴差阳错地又回到家乡。”张强开玩笑说。

    张强是甘肃靖远人,自小在甘肃农村长大,他比别人更能体会到干旱等气象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坐在野地里,望着天空总会想,为什么别的地方下雨而我们这里总不下呢?”张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

    “为什么我家这里不下雨?”常年受干旱之苦,这恐怕是许多西北人在心底里的疑问。张强以此为动力,决定用实际行动去寻找这个答案。

    张强说:“我深知水的重要性,缺水是干旱灾害的‘病根’。但我国西北乃至我国整个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都明显不足,只靠在降水上做文章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因此,我们要搞清楚干旱的成因、发生规律,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

    这个想法贯穿了他的整个科研生涯。这些年,他带领团队研究了西北重大干旱的发生、发展规律,建立了干旱形成物理模型,开发出新的干旱预测指标、监测指数和监测设备,还研发改进了陆面水分分配、合理集雨补灌、适宜期播种等抗旱新技术。

    “我们有能力改变家乡落后面貌!”

    张强主持完成了“绿洲维持和退化过程中的大气水分输送”“干旱区荒漠戈壁陆面过程参数的确定”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观测试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此外,他还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省级沙尘暴遥感监测预警评估与服务应用示范”等一批国家重要项目。

    这些项目最终被广泛应用到西北建设中,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实际收益。相关技术不仅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科技“法宝”,还被推广到周边省份。

    2013年,由张强主持的“中国西北干旱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减灾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项技术使干旱预测准确率提高了10%。

    张强的科研成绩获得了国内同行的肯定,也引来了国外气象学界的关注,曾有多个国内外知名学校和发达省市的研究院所向他抛来“橄榄枝”。

    面对优越的科研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其实他也曾犹豫过。“但每次总是有些原因让我留了下来,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张强憨笑着说。

    牵住张强心的不是别的,而是那颗要为家乡解决干旱问题的初心。即便三十多年过去了,他没有忘记那个“为什么我们这里不下雨”的疑问。

    “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个想法,希望能通过我们西北人自己的努力,改变一些人对偏远地区的看法,让人们看到我们有能力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深情地说,他的家乡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干旱缺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西北人都要离开,那还寄希望谁来解决西北的问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