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2日 星期四
普吉岛沉船事件伤亡惨重引关注——
救生衣为何没能救生?
本报记者 李 禾

    普吉岛沉船遇难人数已升至45人,人们在难过、痛心之余,有一个奇怪的发现:出事海域发现的部分遇难者遗体上是穿着救生衣的。遇到海难时,救生衣被认为是生存的希望,但是为何穿了救生衣却未能生还?救生衣到底有没有用,该如何自救?

    可能没按要求穿戴救生衣

    据普吉岛的一位华人导游说,因为怕热,普吉岛的一些船员不喜欢给游客穿救生衣。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教研室主任王振雄11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由于没有到现场,根据现场发回的一些照片和影像资料猜测,本次海难中,部分游客没有穿上救生衣或者在中途脱下了救生衣;还有就是错误的穿戴方式或救生衣本身设计问题,在海浪冲击下造成了脱落。因此,只有正确穿戴救生衣并掌握正确的姿势,才能保证人们漂浮在水面上。

    普吉岛沉船现场照片显示,遇难的绝大部分人没有系救生衣裆部的两根安全绳。系不系裆部安全绳差别在哪里?有救援人员介绍说,穿救生衣却不系裆部安全绳,跳入海中的瞬间,救生衣很容易顺着水压从人的颈部脱落;或者由于救生衣迅速浮起后,顺着身体向上卡在人的颈部,这时人的身体还在下沉,这一上一下,容易造成遇难者呼吸困难,进而溺水。

    “如果救生衣的各个扣子没有依照要求系紧,当人落入水中时,救生衣的浮力就无法使人的头部浮出水面,甚至会导致一些遇难者死亡。”王振雄提醒说。

    避免陷于慌张恐惧不能自控

    根据普吉岛当地政府通报,事发时海浪高达5米左右。

    王振雄说,在海难事故发生时,往往天气过于恶劣,加上船在突然之间翻沉,风浪极为疯狂,即便穿了救生衣也会被风浪打翻,甚至不断被卷入海水中,不断打翻、不断卷入、不断呛入海水……由于事发突然,人们是很难冷静下来的。“在无比慌张和恐惧中,估计很多人已经意识模糊了,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失去意识,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状态,就等于是把生命交给了风浪。”

    “其实在水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威胁,那就是体温下降过快。体温下降到一定程度,人的意识就会丧失,意识丧失了,死亡也就不远了。”王振雄说,部分人在海中不是被淹死而是被冻死的,这时即使是穿着救生衣又会游泳,也是没有用的。

    保持信心和正确HELP姿势

    什么才是正确的被救姿势?王振雄解释说,在海上遇险时首先要保持信心,其次是保持HELP(Heat Escaping Lessening Posture)姿势避免热量丧失太快,团身静待;如果人多的话,尽量多人环抱在一起,使身体尽可能多地接触以保存热量,如果有孩子,则把孩子放在中央,这样借助大人的体热可以延长孩子的存活时间;还可以捞取浮游生物充饥。

    据悉,人体不同部位的散热量不同,头部、颈部、体侧和腹股沟是散热量最高的地方,其中头部占人体总散热量的50%之多。HELP姿势即减少热量丧失姿势,是国际公认的最佳等待救援姿势——将两腿弯曲尽量收拢于小腹下,两肘紧贴身旁夹紧,两臂交叉抱紧在救生衣胸前,头部和颈部露出水面。这样一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表面暴露在冷水中,也最大限度地减缓热量的流失;头部、颈部尽量露出水面,以保持视野和避免伤害。

    对于出海,王振雄还提出了五点注意事项:一是提高警惕,不要在恶劣天气出海;二是上船后,首先观察了解逃生出口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注意看船上的逃生通道、上下楼和甲板集合点;四是留意救生衣、救生圈的位置,还要记住“七长一短”的弃船警报;五是熟悉并掌握救生衣的穿戴方法、落水后的漂浮方式。

    王振雄提示道,其实,海水的浮力是很大的,但是想让头部保持在海面以上,依然需要一定的姿势。常见的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四种泳姿中,仰泳是消耗能量最少的一种。尽量展平四肢,微弓身体,仰卧在海面上,即使头可能半没在水中,脸部也能自然地保持在水面之上,这个姿势甚至可以支撑人们在海上漂浮的漫漫长路中睡上一小会儿,这样生还的希望更大。

    (科技日报北京7月1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