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大学是城市创新的源泉,城市是大学创新的沃土。7月4日,哈尔滨市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继两轮市校合作之后再度签约,双方旨在市校合力双赢,既助推哈尔滨工业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又推动哈尔滨市振兴发展。
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兆力说:“近年来,哈尔滨市始终高度重视哈工大的建设发展。自2012年起,开展了两轮市校科技合作试点工作,哈尔滨市整合各类政策、资金全力支持哈工大建设,推动哈工大开展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曾经,哈工大成果大部分都被高价挖到了外省市,黑龙江本省留下得很少,所以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哈尔滨科技资源富集,但是却没有明显带动哈尔滨经济的发展。面对科技发达而经济落后,哈尔滨探讨市校合作新模式,不仅解决了迫在眉睫的成果转化难题,也对破解东北体制机制障碍进行了大胆尝试。
给管理“松绑”,打消后顾之忧
科技成果转化从技术研发到孵化,再到投入市场,应用于产品,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成果都落不了地。其中核心的困扰是机制的限制和政策落实不到位。
“哈尔滨市科技局跨越市校之间的管理体制障碍,努力将高校及研究所资源培育成校所经济,打造出以契约机制为核心的合作新机制。使得双方合作不靠行政主导,而靠双方契约,靠合同制约,‘倒逼’高校把参与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议程。”7月9日,哈尔滨市科技局地(校)所科技合作处杨添水处长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哈尔滨科技局的服务贯穿成果转出、成果孵化、产业化的每一个阶段。
据介绍,市校合作探索了“政府引导,高校承办,社会参与”的“事业单位+企业+基金”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模式。
2015—2017年,哈尔滨市就地转化大学大所科技成果1097项。两年来,累计安排资金3000多万元支持了451个科技创业项目,引导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实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使科研经费转化为GDP和税收的同时,“倒逼”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挖掘被搁置成果,形成产业规模
有了政府的牵线搭台,高校也借此机会充分挖掘出一批被搁置的优秀科技成果。哈尔滨工业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林说:“市校合作使高校成果与市场对接后形成了产业规模,从而放大企业经济效益。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能驱动企业承接科研成果,并和高校密切接触;另一方面,高校在与企业的持续合作中,也能了解需求,最大程度地进行技术研发,延长技术成果的生命力。”
在市校合作中,哈工大大力支持教学科研人员携成果创业,切实推动科技成果在本地落地转化,先后创办了机器人集团、焊接集团、大数据集团、激光通信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哈尔滨市政府牵头设立了1亿元规模的黑龙江省工研院创投基金,完善和增强了黑龙江省工研院的孵化功能,目前,工研院已孵化成功科技企业23家,在孵科技企业118家,为黑龙江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着眼未来布局,让转化跑出加速度
7月10日,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李志杰表示:“哈尔滨推进市校合作工作,初衷和目的是通过工作机制的创新,让市校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契约机制,大学和市政府之间由此有了纽带连接,这种契约机制其实也为开发校所科技资源搭建了桥梁。”
李志杰表示,市校合作也促使科技管理者走出办公室,走进校园,走进实验室。过去,科技管理是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网络征集需要转化的科技成果项目,通过科研人员由下而上地自由申报选拔立项项目,但这显然不是最优选择方案,而且往往会形成“矬子里拔大个”的结果。现在,通过深入实验室,第一时间了解研究团队最新的研究内容。同时,高校参与到哈尔滨市整个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全过程,特别是前期的项目遴选,使得科技计划立项的项目水平更高,此后的成果转化也能在更好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王林说,市校合作还有一个亮点是着眼未来,高校布局了一批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短期内可能并不是产业需要,但是按照科技创新的速度,也许5年、10年左右的时间,在新的科技发展形势下,这些前沿领域的创新研究就是一个大的产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