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09日 星期一
祛除学界官本位沉疴需“内服外敷”

    科学精神论场

    本报评论员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励志名言,其实并不意味着古往今来的读书人对求知本身有多么渴望,而是在强调“高”。“学而优则仕”“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用本领武装自己不过是敲门砖,“当官”才是终极目标,位极人臣为最“高”。

    在我国,官本位文化源远流长,科研领域不是真空地带,本就无法独善其身。更何况,文化既有渊源,也需要厚植的土壤——科研人员一旦走上管理岗位、担任某些官职,手里就掌握了大量资源。不仅自己的科研经费、设施、助手不愁,而且因为有了与别人资源互换的可能,发论文、拿项目、评奖也都会容易得多,进而“良性循环”。如此又出成果又升官的青云梯,争相往上爬也是人之常情。

    一面是个人对环境的依附,另一面则是环境对个人的倚重。选择年轻有为、有潜质的科研人员担任领导岗位,实际上也是学界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种委以重任,基本不会建立在“科研能力越强管理水平越高”的可笑逻辑之上,而是期待他们能够借助更多资源,取得更多科研成果。科研管理推崇官本位,科研评价崇拜官本位,在这种语境下,科研人员确实难有独立的人格,也无法谈搞科研的“初心”,遑论科学精神。

    没有人不承认,官本位背离科学精神,是阻碍科学发展的枷锁,亟待破除。学界期待科研环境的改变,这固然包括一系列科研管理、评价上的兴利除弊、破旧立新,需要长时间的磨合、调整和完善。而且,外部努力,内部也得配合,与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比起来,卸掉科研人员心中的官本位包袱其实更重要,也更难。

    实际上,“大环境如此”并不是个体随波逐流、走捷径的借口。我们应该看到,即便被官本位笼罩,学界依然存在相当数量的科研人员,坚守自我,不迎合、不附庸。毕竟,做科研有着天然的优势,特别是自然科学,讲求理性、客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因而人才不至埋没。科学共同体应有这种集体自觉:坚守初心、甘坐冷板凳、勇于探索未知,在科学精神的感召下坚决对官本位说“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