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6月18日电 (实习记者翟冬冬)记者18日从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安·皮尔逊课题组获悉,这一课题组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海洋真核藻类的大爆发,或触发赫南特冰期,并间接导致奥陶纪末期生物的集体灭绝。该成果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
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5亿年前,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中最古老的生命灭绝事件。这次灭绝事件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种一级的灭绝率达到85%。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沈佳恒介绍,长期以来,赫南特冰期及其引发的气候、海洋环境变化,导致生物的大灭绝是国际上较为主流的观点。然而这次剧烈、短暂的冰期为何能在二氧化碳浓度异常高的背景下发生仍是个谜。
该课题组以美国内华达州维尼溪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在奥陶纪末期,由于陆地大量维管植物首次出现与扩张,增强了大陆风化作用,导致海洋中生物可利用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十分充裕。这为加速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海洋生物泵是指在海洋的生态环境中以生物或生物行为为动力,将碳元素从海洋表面向深层传递的过程。”沈佳恒介绍,真核藻类迅速扩张,提高了海洋生物泵效率。大量有机碳被埋藏在海洋中,伴随着大规模的海侵,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短时间内急剧下降,是此次赫南特冰期和生物大灭绝事件的重要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