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9日 星期二
张弥曼:与鱼化石的毕生之恋
本报记者 操秀英

    科学精神面面观

    “我见过蜂鸟,如同宝石一般,围绕着开红花的树闪烁,如陀螺一般哼鸣作响,我见过飞鱼,如水银一般穿越蓝色海浪……”在最新一期的《朗读者》中,82岁的古鱼类学家张弥曼和她的好友、古植物学家傅睿思带来的《没有你,万般精彩皆枉然》让人动容。

    这位国际知名的古鱼类学家第一次被中国公众认识是在今年3月份。3月22日,张弥曼摘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词称:“她开创性的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近日,她又入选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与亿万年前的生物对话,破解了古生代泥盆纪鱼类化石的密码,用60年走遍大江南北,张弥曼带着对鱼化石的热爱,将人生演绎出“万般精彩”。

    “我的古脊椎动物研究生涯始于大概60年前。”张弥曼在颁奖典礼上说,自己最初选择这个专业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响应国家号召,但做起研究后“发现非常有意思”,如同“先结婚后恋爱”。

    年轻时的张弥曼每年都会花几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寻找化石。行走20多公里的山路,睡在农家的阁楼上、村里祠堂的戏台上,时而有老鼠爬过,身上长了虱子……数十载的坚持,张弥曼从未退缩。寂寞山岭间,人迹罕至处,多了一个跋涉的倩影——身负30多公斤的行囊,一根扁担挑着锤子、胶水、化石纸和被子……

    “像毛衣啊、内衣啊,这些我们拿回来就煮,放在锅里煮。”张弥曼在节目中说。

    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张弥曼从未退缩。她一直坚持自己采集、修理化石,自己给化石拍照,自己研究。化石对她而言,仿佛蕴藏着巨大的吸引力。“在我眼里它们太美了。”张弥曼说。

    1980年,张弥曼前往国外学习,带去了在云南曲靖早泥盆纪早期地层中发现的杨氏鱼,采用连续磨片的方法,对这种来自中国的早期总鳍鱼类化石进行研究。

    “连续磨片法”能帮助研究者精确地掌握化石内部的结构,但也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连续磨片,就是拿一块化石磨掉薄薄的一层,放在显微镜下画一个切面图,再磨掉一小层,再画一个切面,直到整块化石磨完为止,一个2.8厘米长的杨氏鱼的颅骨化石,张弥曼总共画了540多幅图,而一些复杂的图一张就要画十四五个小时。

    在磨片制图的过程中,张弥曼发现,杨氏鱼只有一对外鼻孔,并没有内鼻孔。这个结论与当时学界权威们的看法相左,引起他们的不悦。

    面对主持人董卿“是否因触及到权威言论而感到压力”的问题,张弥曼回答:“我没觉得有什么,不能因为别人怎么说我就要怎么说,学位不拿就不拿,没什么了不起,否则还做什么科学?科学最重要的是,是什么就应该说什么。”

    1982年,张弥曼正式发表了这项成果。她的发现直接动摇了“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传统观点,在学界引发巨大反响。

    “也许,我们这样的人都是傻瓜吧。”这位耄耋老人在接受采访时曾自嘲,“但是人类没有‘傻瓜’,可能还是不行。”

    对张弥曼来说,虽然已经是“80后”,但“退休”还很遥远:每天早晨8点半出门,9点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每逢节假日都是她最高兴的时候——大家都度假去了,她就可以更安静地摆弄那些化石了。

    专家

    点评

    我和张先生认识几十年了,科学精神中的求真和质疑在她身上得到集中体现。她总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从来不夸大成绩。2006年,《自然》杂志对她的专访里引用了一个国外同行的评价,“她说的我们都信”,我觉得这是对一个科学家最高的褒奖。同时,追求真相、不断质疑、独立思考已经成为张先生的习惯。我们以前做学生时经常说,和张老师说话要当心,不能说没有根据的话,因为她会不断追问为什么,要你拿出证据。张先生的这些科学精神深刻地影响了我以及古脊椎所的年轻人,我也希望通过《朗读者》这样的媒介,让这种精神能感染更多人。

    (点评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