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3日 星期三
韩春雨事件折射实证精神缺位
本报评论员

科学精神论场

    每次讨论科技界的学术不端问题,韩春雨事件总被反复提及。尽管大家都觉得记忆犹新,但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惊世”论文、名声大噪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而且,很快就是韩春雨撤稿一周年的日子。

    韩春雨事件给科技界带来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论文发表后的“占地圈钱”,实验无法重复后的强词夺理,拒不接受质疑的蛮横无知……让科学共同体的声誉“很受伤”。如果非要说它给社会有什么好影响,那就是让人们“反向”接受了一次科学精神的洗礼——这件事让更多人知道了,科学实验必须是可重复的,实证是科学的基石,没有实证精神,一切关于科学精神的讨论都是虚无的。

    科学的内涵是事实与规律。在科学通向真理的路上,实验是首要条件,是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最高检验标准。换句话说,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最终源泉在哪里?实验,可重复的实验。

    科学即是实证科学,一个事物如果不能通过实证是不能算作科学的,必须被排除在科学大门之外。这就是科学的实证精神。因为有了实证精神,科学才那么与众不同。今天,当我们谈论科学精神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对实证精神的认可与遵循。我们认可科学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然而,在我们的传统中国文化里,实证精神是缺乏根基的。表意含糊、逻辑不清、大而化之的“朦胧美学”一直不乏支持者,在今天的知识界,这种“印象派”仍大有市场。所以我们有些学者偏爱定性,不喜定量;所以有些人讲究引经据典,不讲究调查统计;所以还会有人认为“实验有时候就是不可重复的”。韩春雨事件处在争议中时,他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相关领导曾有“你不能重复不代表别人不能重复”的“论断”。

    这些都是缺乏实证精神的典型表现。没有了实证精神,何来科学精神?实证对普通人来说就是“推敲”二字,它讲的是逻辑,讲的是论据。它让我们不迷信权威,不相信个案。

    抛开实证精神来谈科学的时候就已是“误入歧途”。当实验不能重复时,科学家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接受质疑、查找原因、理性探讨,这些才是实证精神的表现。正是因为抛开了实证精神,韩春雨才会在面对质疑时,编出了“别人的细胞被污染了”“实验者的操作技术不过关”“有人想要陷害我”等层出不穷的借口。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撤稿,科研声誉扫地……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没有实证精神,不仅科学精神无从谈起,连被称为科学家的资格都没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