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6日 星期三
甘肃“黄金三十条”成创新推手

新政追踪

邸 金 杜 英

    “借着政策东风,中小企业也能快速踏上产业化的路子。”5月30日,兰州全志电子有限公司又建成一个可编程控制器生产线,董事长李明泽用“企业接住了下一棒”来作比。

    一年多前,甘肃省出台《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从构建开放合作创新体系、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扶持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优化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等7个方面制定了30条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新政,被誉为“黄金三十条”。如今,这项满满都是“干货”的政策持续释放红利,创新正在跑出甘肃“加速度”。

    洼地掘金创业者变身“独角兽”

    19年前,李明泽从兰州理工大学的一名教师变身创业者,从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研发生产。摸爬滚打间,他创立的公司已成为该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国内领先企业,生产的可编程控制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作为工业自动化过程中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目前国际上完整掌握这一技术的公司只有西门子、三菱等4家公司。

    “产业化是最终目标,人前的汗人后的泪,这一步漫长又艰难。”在西北这样的人才与产业洼地,李明泽也曾一度被技术、资金所困。

    “黄金三十条”的颁布为李明泽带来了希望。措施颁布后公司即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创新补助和基金支持,还带来了高校院所的技术支撑。今年,公司新研发完成的全工艺无人值守豆腐制作机器人一经面世,就受到用户的热捧。

    创新导向释放国企生命力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亮眼的称号让甘肃建设投资总公司无比自豪。“黄金三十条”颁布后,像这样的中国500强“大佬”最大的收益,莫过于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

    “为广大科研人员松绑,给予充分的资源支配权和技术决定权,智力价值和人力投入得到了合理回报。”甘肃建投副总工程师罗崇德介绍,公司研发投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5‰,仅2017年,公司就投入了3000万元。在甘肃建投的各个园区和工地,创新蔚然成风,金牌工匠、领军人才层出不穷。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立体固沙车”经过试验,为人工治沙向机械化治沙提供了思路,这一治沙“巨无霸”如今已经挺进腾格里沙漠,助力甘肃生态修复工程。

    牵住创新“牛鼻子”,2017年公司自主研发成果转化达85%以上,创造经济效益2000万元。“借助政策优势,企业正在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将科技创新的根基筑牢。”罗崇德说。

    院所转制产学研走上高速路

    由曾经的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经历了改革的“阵痛”。“适应了企业职工的身份,就明白不仅要搞好科研,更要开拓市场。”该院纪委书记路远说。

    近些年,建科院的科研硕果累累,靠科研和生产“两条腿”走路,院所的产值从“十二五”初期的4300万元增长到目前的1.5亿元,固定资产由810万元增加到2345万元。作为甘肃省唯一的国家级能效测评机构,建科院每年承接多项绿色建筑、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筑隔震抗震加固等项目,外墙保温、房屋消防等民生项目越来越多,产学研合作这条路越来越宽。

    落实“黄金三十条”,仅甘肃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就对2016年度评估优秀的422个基地平台下达补助资金8786万元。“此举在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创新创业的社会知晓度,彰显科学价值和科技贡献。”甘肃省科技厅厅长李文卿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