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东洲
5月的北部湾港,繁忙而热闹。18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装载着粮食、铜精矿、润滑油、建材等产品的36组集装箱班列,从广西钦州港东站发往云南昆明桃花村站。当天,另一列装满化肥、咖啡豆、橡胶、白糖等集装箱货物的班列,从昆明桃花村站开往钦州港东站。
“这条班列线的双向开通,是继去年蓉新欧、渝新欧集装箱班列开通以后,连接云南、广西沿海港口城市以及海外的一条南向通道。”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慎说。
至此,大西南除了之前的重庆、四川、贵州之外,云南也加入中新(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朋友圈”,标志着中新南向通道建设取得新突破。截至5月17日,南向通道班列已累计开行162列,基本实现单向每周3列常态化开行,累计运送货物9328个标准箱,南向通道已成为“一带”与“一路”有效衔接的纽带。
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先导领域合作成果的一个缩影。
泛北部湾,一湾碧水连多国,是多区域合作的重要交汇点。2006年7月,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伴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由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国际机构共同发起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南宁应运而生。
12年来,论坛秉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凝聚合作共识,拓展合作平台,规划合作路径,实施先导合作项目,各方从共识走向实践,从合作走向共赢,收获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广泛惠及各国民众,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的重要次区域合作,中国—东盟合作中最具活力、最富内涵、最有成果的关系之一。
12年发展,泛北论坛有力推动泛北合作机制成为“一带一路”的合作平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南宁渠道”,设立了泛北合作联合专家组,设立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方秘书处,举办了泛北部湾智库峰会,成立了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
12年合作,泛北论坛紧扣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共同繁荣、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等主题,对泛北合作的机制、路径、重点、趋势等方面深入探讨、广泛交流,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声明、倡议、宣言、行动建议以及一批研究成果。
12年牵手,泛北部湾各国大力推进先导领域合作,在互联互通、港口物流、经贸、产业、金融、海洋、环保、旅游、人文等领域先行实施一批合作项目,达成了一批包括港口、金融、旅游等合作协议,释放了先导示范效应,逐步进入了互利共赢的收获期。
5月24日,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泰国商务部、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等18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十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发展论坛将在南宁举行。
“论坛期间,各方将突出‘南向通道’的建设需求,围绕共建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合作领域、重点项目进行深入地探讨,探索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泛北论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把泛北论坛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东盟合作的先导示范平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魏然说。
联湾共舞,合作共赢。站在新的起点上,泛北合作承载着合作共赢的愿景,正携手各方通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科技日报南宁5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