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天,一两千名学生、市民冒着高温争相赶来抡起锤子“砸石头”,到底有什么宝贝在其中,让人如此“狂热”?
5月20日,第八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在湖南郴州举行。其中的科普报告、化石现场鉴定、化石展、化石修复、化石挖掘、野外地质考察等活动环节,让普通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大呼过瘾。
“哎呀快看,一锤子砸下去,就出来这个。”在大会的现场体验活动中,敲化石最引人注目,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场地中,堆满了灰不溜湫的大石头,几十把地质锤一抢而空,一位父亲带着9岁的女儿砸着砸着突然惊呼起来,劈成两半的石头中,现出精美的化石痕迹,引来一片围观。
“这些看起来像贝壳纹路的,其实是三叶虫(刺头虫),距今已有4亿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科普部朱磊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样的敲化石体验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好几年,每年都会用卡车运来十几吨石头,让市民过一把地质勘察的瘾,“今年这批化石来自湖北恩施,地质年代是奥陶纪,其中有大量的三叶虫,角石和腕足、腹足动物化石”。
化石,听起来如此遥远神秘,是不是非要到所谓的化石产地才能看到真正的化石呢?“其实化石很常见,比如许多商场、宾馆铺装的天然石材中,就能看到大量化石,我们就是要告诉公众,如何发现身边的化石,了解更多的化石知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陈孝政说道,其实我国是化石资源大国,但是绝大多数百姓不了解化石,不认识化石,与身边的化石擦肩而过却不知。
“今天我去资兴县三都镇为野外考察探路,随便找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十分钟就发现了泥盆纪、侏罗纪、三叠纪的化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傅强研究员在朋友圈分享了下午的收获,精美的祼子植物、贝壳和珊瑚化石十分养眼。
此次大会主题是“化石文化与科学精神”,傅强还将为来自全国的化石爱好者以及青少年学生做《发现身边的化石》科普报告,“地质地层学很复杂,现在获取知识很方便,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搜索,掌握化石知识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培育公众的科学素养”。
但是,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的化石文化还非常小众,全国最大最权威的化石科普平台“化石网”仅有13万注册网友,其中还有许多以投资买卖为目的的爱好者。而且,在青少年学生的课堂上,也无法有效获取相关知识,许多孩子一说起化石就想到两个字“恐龙”。
陈孝政说,相比其他科学研究,化石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希望更多的青少年从化石开始,打开探索科学的大门。
(科技日报郴州5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