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平
近日,又有一味“神药”被扒皮。自称本草三绝的康星牌紫银蓝软胶囊是一种保健食品,其说明书明确标明只是以银杏叶、绞股蓝等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保健功能。但犯罪嫌疑人费尽心机,让老人们相信他们的谎言,最终以高出原价10倍的价格购买产品。
回顾这一年,“神药”康星牌紫银蓝软胶囊并不孤单。各种“神药”被轮番扒皮,让人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它们能屡屡得手?
对健康知识的认知不足、加上对病症的不了解和恐惧去医院、做手术等心理,使消费者非常希望有“神药”出现,一些“神药”就恰恰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的图快图方便的弱点。
同时,很多“神药”的广告无孔不入,请明星做广告、在影视剧中植入广告等,更容易赢取消费者的信任,这些办法既可增加产品的记忆度,让人自觉地将明星与产品联系在一起,使产品获得关注,从而带动销量;又可让观众将其当作官方的代言人。在一般观众眼中,电视广播的广告、影视剧中的植入广告等都是值得信赖的,这样的刻板印象,使虚假广告能轻易赢得信任,流毒甚广。
再加上“神药”的广大消费者一般以孩子、中老年人为主体,他们对药物的认知并不清楚全面,加之对健康长寿的狂热追求,使得广告能趁虚而入。这也让现在医学普及陷入了一个尴尬的怪圈:迷信“神药”的人正是真正需要医学科普的主要人群。
对“神药”说不,消费者首先要明白,健康的体魄不是依靠所谓的“神药”来实现的。乐观的心理状态,均衡的饮食,积极的锻炼身体,定期的体检,这些都是保持健康的诀窍,而不是盲目相信“神药”。
其次,应加强相关广告监管惩处。电视、广播等平台上治疗腰酸腿疼、肾病、心脏病等病症的“神药”广告令人眼花缭乱。有的称是祖传秘方,有的变相宣传疗效,大打“治不好但也吃不死”的擦边球,甚至一些“神药”在被举报后不了了之或改头换面再登场。究其根源在于,药品广告背后有关各方推波助澜,虚假宣传违法成本低和及时有效的监管缺位。
相关监管机构应更好担负起公众健康“守门人”的责任。以分秒必争的态度对疑似“神药”进行排查,该澄清的澄清、该治理的治理、该取缔的取缔。只有药品、广告监管到位,提高虚假宣传的违法成本,彻底斩断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利益链,才能根除“神药”生存的土壤,守住公众健康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