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新疆组建专家团 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精准扶贫 科技先行

本报记者 朱 彤 通讯员 叶 健

    玉米地里种甜瓜,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新疆疏勒县英阿瓦提乡喀拉亚村村民沙依买尔丹·斯拉木沙依的“另类”举动,让同村人得到“非也”的答案。

    沙依买尔丹去年通过复播方式在自家20亩地里种上了晚熟甜瓜,收入4000多元。今年一开春他就种了15亩早熟甜瓜,6月中下旬就能上市。

    在他的带动下,邻居们也陆续开始种植甜瓜。

    其实,沙依买尔丹以前也没种过瓜,他敢把晚熟甜瓜种到地里,是因为他的身后一直有个智囊团,在甜瓜生长的每个关键期,蹲点指导他如何浇水、施肥和防虫。

    智囊团不仅帮沙依买尔丹一人致了富。今年开春,喀拉亚村村民们共种了100亩早熟甜瓜。6月底,村民们还打算再种200亩晚熟甜瓜。

    为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助力自治区精准扶贫工作,去年,中国科协农技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联合组织实施“精准扶贫专家服务行动”,通过组建“精准扶贫专家团”,对农牧民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点对面、手把手的科技帮扶。

    行动开展以来,自治区科协所属14个学会的189名专家,在84个村开展了192场现场培训,内容涉及特色林果业、经济作物栽培管理、饲料加工调制等技术,受益群众达4万多人次。

    和以往送科技下基层不同,专家团注重通过系统培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留得住、带不走”的乡村技术力量,以解决以往由于专家数量有限而难以为千家万户提供全面技术服务的难题。同时,借助全区11个地州市的科协“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自治区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的力量,把精准扶贫专家行动作为惠民生的一个重要内容加以推进,同时,推动各项农业技术准确落地,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疆植物保护学会是精准扶贫专家服务行动项目的主要承接单位之一。去年以来,该学会共申请并承担项目15个,组建了一支10人的专家团队,按照各地申报的农业技术需要,先后奔赴和田、喀什等地的15个村,进行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我们会充分发挥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的科技专家作用,采取三级联动的方式,针对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突出的共性技术问题和矛盾,研究和推广南疆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急需的先进、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和产品,实施65个村72个项目,强化科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支撑作用。”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李春阳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