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4日 星期一
平均年龄不足30,他们靠什么点亮“慧眼”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试验准备工作 受访者供图

第二看台

通讯员 王握文 本报记者 张 强

    几十架排列整齐的固定翼无人机从跑道上相继起飞,快速集结编队,飞向指定区域执行“战场”侦察任务。

    一年多来,这样的场景在中原某地试验场不断上演。进行无人机集群飞行探测试验的是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无人机“慧眼”系统创新团队。正是这个团队,进行了7000多架次的无人机编队起降,圆满完成了两个试验型号无人机集群自主飞行与探测试验。一系列原创性技术突破,为无人机走向规模化集群应用和形成战斗力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前不久,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这支团队。让人意外的是,这支创新团队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自去年3月完成前期研制工作后,他们就一直在这个新开辟的试验场进行各种关键技术的试验与验证。

    集智攻关,实现技术创新与突破

    战争实践表明,集群作战可发挥出远超个体累加的战斗力。也因此,自无人机开始走向战场之后,发达国家便开始不断尝试将集群作战的理念应用于无人机,目的是通过数量优势对敌方目标形成非对称突然袭击,特别是以智能化集群控制技术为支撑的无人机“蜂群”在作战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相比目前国内大多数旋翼机集群自主飞行、基于地面规划的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等项目,我们主要聚焦于执行任务的群体智能,能实现无中心分布式在线任务规划以及意外条件下的集群精准编队与自主飞行。”该团队技术总师王祥科副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是团队集智攻关的结果。”刚满30岁的团队技术骨干贾圣德说。2015年博士毕业后,贾圣德便参与到“慧眼”系统项目研制中。2017年9月,贾圣德曾赴南部战区观摩部队演习,回来后,他认为项目试验应更好地对接部队需求。团队立即成立由他任组长的需求分析组。贾圣德不负众望,根据未来作战需求,对无人机战场态势感知智能系统进行改进优化,一举将目标信息与图像分辨率提高了好几倍。

    同样30岁的喻煌超,2016年底在加拿大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团队。“与在国外做实验不同,这里都是‘真枪实弹’,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能有丝毫闪失。”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团队研制的一款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需要自主完成新型倾转机械设计,这一任务落到了喻煌超身上。

    对于从事智能结构力学与动力学研究的喻煌超来说,完成任务肯定没问题。“关键是要经得起飞行考验,在天上飞可不是闹着玩的。”试验期间,喻煌超如履薄冰。最终结果表明,设计实现了倾转结构与整体质量的最优化,有效提升了无人机的稳定性。

    新老搭配,玩转“高大上”项目

    “年轻是我们团队最大的特点。”王祥科介绍,团队包括研究生在内共60多人,年龄最小的才21岁。37岁的王祥科,是团队中仅有的几位“老人”之一。

    博士生赵述龙在项目中承担无人机算法设计与参数调整。他设计出5个原创性算法,构建起一个曲线跟踪体系架构,为无人机集群飞行、协同侦测、覆盖搜索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集群飞行与探测试验的完成,他的《数据驱动的无人机曲线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研究》博士论文,也在试验场顺利通过答辩。

    博士生唐邓清刚满26岁,身高1米85,在项目中负责目标检测、跟踪与定位算法研发。无人机集群飞行时,发现目标后如何紧紧盯住不放,这就对控制算法的稳定性、精准性、实时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也是一个技术难题。“我是巧办法与笨办法双管齐下,巧办法就是不断改进优化硬件与算法,找准攻关突破口;笨办法就是反复实验和进行数据分析,白天黑夜连轴转。”最终,这一难题在夜以继日的攻关中顺利解决。

    比起其他年轻人,特招入伍的尹栋算是“老人”了。“我是老师,又是团队中的老大哥,必须给年轻人作榜样。”尹栋说。

    在尹栋看来,“榜样”就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夏天,他冒着50摄氏度的高温在跑道上做试验;冬天,冒着凛冽的北风在跑道一旁操作电脑,始终奋战在试验一线。家里老人生病住院,尹栋抽空回去一趟,又立即赶往千里之外的试验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