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3日 星期四
关乎人命的“网事”
——解读《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本报记者 张佳星

政能量

    “把皮肤照片上传,软件会给出一个判断。”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主任崔勇现场演示皮肤肿瘤决策辅助AI,他用手机上传了一张黑色斑块的皮肤照片,系统根据已有的20余万张皮肤镜数据、通过算法分析、给出回答“97%的可能是色素痣”。

    这是“互联网+健康医疗”中最酷炫的环节,AI系统植入手机随时随地为患者给出辅助决策。日前,包括AI辅助诊疗、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等内容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原则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4月末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表示,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将坚持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紧密结合,即“善加油门、稳住刹车”。

    防范风险——有实体、可追溯、能追责

    互联网+医疗健康让网上就医成为可能。不用披星戴月和号贩子抢挂号,无需熙熙攘攘地扎堆等待医生的分钟级问诊,通过手机上传症状,就会有医生解答。

    牢靠是虚拟就诊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有可能解答的不是有执业资质的医生,而是互联网企业雇佣的一些工作人员。”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说,针对这一可能出现的问题,医疗系统将基于已有的医师电子注册信息库,进行进一步的医生身份数字化认证。“对医生在线诊疗进行数字身份认证,保证网上就诊全程留痕、可追溯,并实现医生诊疗行为的全程监管。”

    那么,在互联网企业欢呼雀跃可以迈入“医疗殿堂”的同时,网络虚拟化如何不被滥用为“黑诊所”的另一个栖息地呢?

    “看得见、摸得着”是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基调。“发展互联网医院要依托实体医疗机构,落地到医院。”焦雅辉说,在具体建设方面,关于互联网医院的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正在进一步研究制定中,将会回答“互联网医院登记注册流程、互联网医院由哪一级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发许可证,怎么验收,如何监管”等问题。

    在追责方面,细化办法将明确责任主体以及互联网企业应该承担的主体责任。不良医疗事件或损害事件一旦发生,除了追究主体医疗机构责任外,还要加大对举办互联网医院的互联网企业的追责力度,敦促企业对提供的服务和诊疗行为主动负责。

    鼓励创新——补短板、下沉专家、助“造血”

    医学是实践的科学。对于基层医生来说,实践不够、训练不足,因而无法精湛技艺;对于患者来说,基层医生不敢信,基层医院不敢去。这样的恶性循环有望由“互联网+”破冰。

    “很多疑难病例在基层医院根本遇不到,医联体内的疑难病例讨论活动为我们补上了这块‘短板’。”湖南湘潭中心医院蒋明彦在现场表示,与大专家的同平台业务研讨,让疑难杂症对他们而言不再是“传说”。

    利用远程技术,除了将国家级专家的智慧资源“下沉”给患者诊断、治病,还下沉到基层医院,通过线上技术培训、大型科研协同等活动,为基层医院“造血”。

    一次实战教学让蒋明彦印象深刻。“我们上了呼吸机,也进行了远程会诊,但有个肺泡出血的患者仍没有好转。”蒋明彦说,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詹元庆的亲临指导,在细节上做了调整后,施救成功,“这样的观摩大大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诊疗能力”。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孙阳介绍,医联体通过借助专业第三方,搭建垂直细分平台,在全国范围形成了专科培训品牌,已有近100万人次的基层医生通过线上培训,迅速获取了实战的专业知识,远程培训+会诊的方式,帮助基层医生在当地解决了更多疑难病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