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0日 星期五
手机管控越严格 离教育初衷越遥远
王钟的

    为了防止学生在夜间玩手机影响休息,浙江杭州一所学校安装了手机信号屏蔽仪,每天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4点间启用。此举在当地引发了争议,有附近居民认为自己家中的手机信号受到了干扰,杭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则表示,该校安装屏蔽仪未经过审批。

    学生使用手机和学校维护管理秩序之间的“较量”,过去十几年间一直存在。凡是针对学生使用手机出台政策的学校,几乎都会出现“猫捉老鼠”的情况。学校为执行管理规定,耗费了大量管理资源,而学生总能够找到教育者的管理盲区,“违规”使用手机。

    杭州这所学校安装手机信号屏蔽仪,大概是把管理的尺度严格到了极致。且不论是不是会影响周边居民正常通信,有没有违反无线电管理规定,仅就管控学生使用手机的效果来看,恐怕无出其右。

    但是,如此管理方法,就算管住了学生的手机,也未必能管住学生的心思。手机信号被屏蔽,固然无法实现通信,但依然可以进行一些娱乐功能,例如把电子小说、视频缓存到手机上,或者玩单机游戏。何况,在夜间屏蔽信号,很可能导致学生在不屏蔽信号的时候“报复性”地玩手机,让屏蔽的初衷和意义打折扣。

    用管控替代教育,用生硬的管理措施替代柔性的引导,是很多教育者习以为常的思维。一些学校出台的“奇葩校规”之所以在教育史上留下污点,就在于他们推行这些措施时并没有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的感受,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教育的对象。教育者以一种简单化、一刀切的措施,期待一劳永逸地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从表面看是犯懒,而实质上是没有摆正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虽然说,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是学校履行教育职责的一部分,但是,这不意味着学校就能够直接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干涉。尤其是在课堂之外的场合,学生是拥有一定自主管理权的。而且,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现实中,很多学生升入大学以后没能约束好自己,无不与中小学时代学校缺乏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着联系。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会完善的人。而要促进社会完善,首先要拥有自我完善的能力。给学生的校园生活生硬地画下一道道红线,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学生自我完善的机会。像安装手机信号屏蔽仪这样,技术越来越高明,管理的死角越来越少,离教育的初衷也会越来越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