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6日 星期一
3D打印技术实现脱胎换“骨”

    科技日报北京4月15日电 (周圆 记者马爱平)15日,记者获悉,广东医科大学崔燎教授团队和香港中文大学李刚教授团队联合研究发现了一种低温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适合患者的骨组织和关节材料,将特制的复合物作为支架材料,并在里面放置天然药物,实现药物缓释作用,研究显示可以促进植入部位的新骨形成,具有促进骨融合的作用。日前,该团队已在国际生物材料杂志《Biomaterials》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崔燎介绍,她的团队在前期研究中首次报道了丹参酚酸类如丹参素、丹酚酸B在促进骨形成和抗氧化应激方面的独特作用及内在机制。“但是,丹酚酸B结构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做成3D生物材料就是集中维持它的生物活性,扩大应用范围。”她说。

    在研究中,广东医科大学林思恩博士等研究人员摸索出一种低温3D打印技术,并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三磷酸钙(PLGA/TCP)复合物作为支架材料负载丹酚酸B。研究结果发现,该技术能有效保持丹酚酸B的生物活性并使其在体内外缓释。

    林思恩介绍,研究人员以细胞培养液萃取PLGA/TCP/丹酚酸B支架材料,结果发现萃取液可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成血管分化,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复合生物材料可原位促进植入部位的新骨形成,具有促进骨融合的作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