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市场热销的消费品,包括药品,特别是群众、患者急需的抗癌药品,我们要较大幅度地降低进口税率,对抗癌药品力争降到零税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0日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如是说,这引起了癌症患者、医生及药企等各方面的关注。
显而易见的是,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国内患者有望继续减轻负担,也有可能促使更多的“明星”抗癌药加速进入国内市场。但如何做到兼顾各方利益均衡,确保国内药企创新积极性不减,最终能减少中国患者依靠外国高价药保命的比例,成为新的诉求热点。
降关税有望减轻患者负担
“虽然现在关税并不高,但如果降到零关税还是利好。”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尹莉芳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抗癌药物零关税,以及前不久推出的药物审批方面的一些改革措施,都是为了推进创新药物在中国的上市速度,也说明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推动药品升级。”丹麦著名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临床研究高级总监韩立军认为,这些措施不仅吸引了国外药企,也推动国内企业的创新。
据业内人士估计,2017年我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200亿元,其中一半左右依赖进口。根据财政部2017年最新关税税率,我国进口药品最惠国税率为2%—4%。这也就意味着,进口抗癌药零税率可为每个患者平均减少约400元药费。
“对于做3类药的研发企业来说,降关税同样是利好。”新药研发企业盛世泰科CEO余强说到。尹莉芳也证实,她所在实验室购买国外的某原研药,平均每片高达1000多元。如果关税降到零,则国内仿制药企业的前期成本会相应降低。
近年来,通过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等举措,部分抗癌药的价格已经出现大幅度下滑。尹莉芳认为,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是导向性的,零关税的表态是一个标志,其他渠道也应该要逐步让利给老百姓。
抗癌药价格为何居高不下
从绝对值来看,抗癌药的价格仍然明显高于其他常规药物。患者希望药价越低越好,药企则直呼新药开发成本太高。围绕原研新药价格是高是低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近年来,因病返贫的例子也时常见诸媒体,因从印度代购成为被告、兄弟自制抗癌药救母等新闻事件,屡屡成为民生领域的热点话题。许多人不禁发问,进口抗癌药为何高不可攀?
尹莉芳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原研新药价格高企,实际是保护创新的产物。国外原研药开发成本高达十亿美元,药企想要保证持续创新的能力,就必须维持必要的价格。因此,在专利保护期内,原研药的价格由开发企业说了算。在专利到期后,相关药企也会通过把专利从化合物,逐步延伸到晶型、制剂等,保证利益最大化。
目前,国内的新药研发基本借鉴了国外思路,谁研发、谁投资,谁就受益。
“构成药品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发成本和销售成本。”余强介绍说,根据不同的治疗领域,研发费用占比大概在30%—70%,在国内研发一个小分子抗癌药至少需要1到2亿元,7到10年时间。
良性竞争会推动国内企业创新
但是,目前我国的新药审批周期过长、药品采购层层把关、道道设卡,让国产原研新药不能尽享专利制度带来权益保护,也无法快速进入医保目录和医院采购清单。
“有些人认为零关税之后,对国内药企会造成一定影响。我想说的是,降低关税的举动是鼓励我们创新。”余强说到,国内药企要依靠新技术,做出更好的药品,从而使研发成本降低。
“国内原创药物研发不会受到进口药品关税降低的影响,而做仿制药的必然受到冲击。”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公共关系和投资副总裁马志国认为。
“在一个良性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患者选择多了,药品价格也会下降,最终受益的是患者。”韩立军说。
几位受访人士建议,应优先、加速国产原研新药审批,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建立原创新药绿色通道,不受医保目录调整周期限制,优先进入各级医保;鼓励医院优先使用国产原研新药;减少销售环节和对医生的学术推广成本,真正还利于民。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更多的企业投身创新,开展原研新药开发,而不是依赖国外专利过期进行仿制。“国产原研药强大了,进口的抗癌药价格才有可能进一步降下来。”尹莉芳说。
(科技日报南京3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