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
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大地质、大服务、大作为”工作新格局
——访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唐善茂
本报记者 江东洲
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唐善茂(中)到贺州调研扶贫工作。

    地矿部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为新时代地质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广西正处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广西地矿系统如何做好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地勘工作,服务新时代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善茂。

    为广西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

    科技日报:地矿工作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围绕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和地质技术支撑,广西地矿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唐善茂:地质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和地质服务。近年来,广西地矿确立了“大地质、大服务、大作为”的工作新格局,致力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推动地矿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2017年,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地勘经济持续健康平稳较快发展,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为全区稳增长作出了地矿部门应有的贡献。

    地勘经济总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落实经济责任制,全局实现总收入33.81亿元,同比增长11.56%,超额完成年度收入增长4%的目标任务;其中,财政资金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19.29%;项目收入28.58亿元,同比增长11.40%,超过年度增长5%的目标6.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246.15万元,完成任务的116.95%。从产业结构看,呈现出“三升两降一平”:社会资金地勘业收入同比增长18.94%,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6.17%,其他产业收入同比增长54.82%,建筑业收入同比下降6.80%,批发和零售业收入同比下降39.14%,住宿及餐饮业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局总收入、财政资金收入、项目收入及利润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有关经济指标为2013年以来最好,是广西地矿局构建特色鲜明的“大地质、大服务、大作为”工作新格局成效的有力证明,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抓好地勘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重点工程进展有序向好。找矿突破工程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优势矿产找矿效果显著,经评审备案矿产地7处,其中大中型4处。超额完成年度新评审备案矿产地3—4处的目标。新提交钨(WO3)9.79万吨,铅锌13.07万吨,金4551.4千克,铜2.7万吨,铝土矿1516.1万吨,稀土89.7万吨,高岭土739万吨,膨润土851.9万吨,建筑用辉绿岩2435.86万立方米,制灰用石灰岩61900万吨,制碱用石灰岩7600万吨等一批矿产资源/储量。战略性新兴矿种找矿初显成效,新发现晶质石墨矿(化)点5处,圈定矿(化)体9个;萤石矿点1处。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开展基础地质工作28项,包括区域地质调查项目12项,区域矿产调查(预测、评价)项目13项,区域物探调查项目2项,遥感地质调查项目1项。核地质工作稳中有进,实施铀矿勘查项目共8项,投入资金1435.87万元,同比增长13.5%;落实经费3745.18万元,军工铀矿地质勘探“十二五”退役整治二期工程(广西地区)推进顺利。“走出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援建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项目开工;东盟地学数据库项目投入300万元,完成了主要优势矿种数据库建设等任务,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下基础。页岩气调查项目获领导批示。作为广西地矿局承担的2017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分工任务,获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十三五”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取得较好成果。落实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项目经费1亿元。23个子项目野外验收结果综合评定优秀率达91.3%,新发现富硒、富锗土壤分别为1.58万平方公里、1.04万平方公里,为广西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精准扶贫找水打井项目全面完成任务,累计成井187口,解决了9.98万饮水不安全群众的水源问题,社会效益显著。提前参与武汉地质调查中心2018年北海市海陆统筹多要素城市地质综合调查项目前期论证;完成南宁市城市土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调查总体报告编写。实施海洋地质项目2项、经费290万元。完成北海市涠洲岛地质生态环境调查、廉州湾海洋地质环境初步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评审验收;防城—钦州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与监测项目通过野外验收。投入经费160万元,以巴马县、河池六甲地质公园为试点开展旅游地质资源调查与评价示范工作,为全面推进广西旅游地质调查评价打下基础。完善广西活动断裂调查与防震减灾项目建议书。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进展较快。在37065个点位采集各类样品53629件,完成2017—2018年布设总点位数(占全国总调查点位近十分之一)的70.14%。质量、进度管理得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项目办公室的肯定。

    “大地质”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向好。水工环地质方面,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左江等重点岩溶流域1∶50000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查明了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建议;凌云县岩溶区1∶50000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调查项目,发现偏硅酸矿泉水点6处;中标自治区环科院广西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等4个项目,为下一步切入“水十条”“土十条”项目积累了经验。国土测绘方面,共签订测绘合同近400项,合同金额超1.2亿元。遥感地质方面,第三代北斗地灾监测与预警科技创新领域成果填补了广西该领域的空白;参与基于北斗的境内外地质勘查监测空间信息服务及应用示范项目获准立项、总经费为1400万元。工程勘察方面,承担国家重点工程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昭平至蒙山段详勘、自治区重点工程大化百爱船厂及码头岩土工程详勘,开展凤山鸳鸯泉及杭东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重大项目。地灾防治方面,共完成地质灾害类项目631项,合同金额1.52亿元。

    找准地矿工作服务广西中心工作定位

    科技日报: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地勘行业正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新能源、稀有矿产等矿产品需求将不断扩大,矿业振兴迎来了新利好。应该怎样去看待当前广西地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

    唐善茂:新时代广西地矿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就必须顺应发展大势,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近年来,广西地矿经济同全国一样,面临着产能过剩带来的挑战,能否在“大服务”中找准定位,是决定新时代是否有新作为的关键所在。

    科学认识当前地勘经济形势。从全球范围看,工业化、城镇化在世界范围内梯次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规模巨大,对矿产资源刚性需求进一步释放,使得全球矿业仍然有望扭转下行态势而重新进入上行通道。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这一阶段仍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性设施建设,都需要能源矿产和矿物原材料作为支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大宗矿产品的消费需求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积极应对地勘工作新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地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土资源部提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要坚持“三调整,一进军”的工作部署思路。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六项服务十大计划60多项工程300多个项目”。周边省份也推出了一些新举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找准地矿工作服务全区中心工作定位。要按照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着力提高脱贫攻坚实效;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巩固提升生态优势,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等重点工作,以及2018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9个聚焦”和“9大类37项”工作部署,找准地矿工作服务全区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精准对接需求,做到“八个围绕”:围绕有色金属千亿元产业、铝产业和冶金工业二次创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在关注锰、铝等大宗紧缺矿产的同时,关注“三稀”、锂、晶质石墨、萤石等战略性新兴矿产;围绕优化能源结构调整需要,加大页岩气、铀矿、干热岩等非常规能源评价力度;围绕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拓宽找水打井、旅游地质等服务领域;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共同体进行生态保护修复;围绕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加快提交城市地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围绕综合防灾减灾需要,加快建立符合广西实际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地质环境保护体系;围绕蓝色海湾整治、海洋工程建设和生态岛礁等建设需要,加快实施基础性海洋地质调查;围绕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需要,积极推动地矿工作“走出去”等等。要主动谋划,为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提供更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地质技术支撑。

    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大地质、大服务、大作为”工作新格局

    科技日报:随着广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广西地矿在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中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围绕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做好当前的地矿工作?

    唐善茂:经过“十三五”以来两年多的实践和努力,广西地矿事业也进入了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新时代。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广西地矿局“十三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奋力开创新时代广西地矿事业发展新局面。

    聚焦需求导向,提升能源资源保障服务水平。坚持把自治区“发展什么产业就找什么矿、提供什么资源”作为地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发挥技术优势,拓展服务四大领域。发挥地质技术优势,按照自治区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和市场“需要什么地质技术就提供什么服务”的思路,拓展服务土地地质、海洋地质、生态地质、民生地质等四大领域。加快“4831”工程实施,推进地勘经济提质升级。要牢固树立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把“4831”工程推向深入,推动全局产业结构和地勘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两项改革,激发整体发展活力。即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经营性资产整合改革,推进广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组建运行。突出管理服务创新,确保地勘队伍和谐稳定。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信访责任制,抓好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绩效考评等为重点,不断夯实基础,推动和谐发展。加强三项建设,增强地矿系统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加强基本条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软硬环境建设等三大建设,提升地矿系统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两手抓”,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