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还是作为一名‘农民院士’,我明显感受到食品安全的形势正在好转,起码牛奶里检不到三聚氰胺了,鸭蛋里检不到苏丹红了,昆明市民每天的早点——米线里,也难觅吊白块了。这都是通过多年实实在在的治理,得到的结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
代表委员谈变化
本报记者 赵汉斌
朱有勇代表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十二五”以来,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共治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也应清醒认识到,食品安全治理“永远在路上”。未来一段时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健全治理体系,织就严密的“防护网”,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要紧盯“田间地头”,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土壤重金属污染、非法添加等问题,把好食品安全第一道关。
此前,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朱有勇率领团队完成的“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的意义不止在得到一个奖,更重要的它对我国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朱有勇说,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是针对农田作物品种单一病虫害爆发流行,致使大幅度增加农药用量的难题研发的。科研团队从生态角度,探明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效应和关键因子,揭示了关键因子控制病虫害的机理,创建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关键技术。
朱有勇院士以一个浅显的例子,阐明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主要原理。如在田间大面积单一种植玉米或甘蔗,作物都容易得病。尤其是玉米钻心虫,很难防治,让农民头疼不已。但要是把这两种作物间种在一起,甘蔗所分泌的一种化合物,会吸引钻心虫去甘蔗植株上产卵。但要知道,坚硬的甘蔗皮,加上浑身是毛的蔗叶,对幼虫是个灾难,95%都无法长成成虫;但换做玉米苗,90%的幼虫都可成为成虫——这就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原理,把握了作物的异质机理,了解作物的空间结构合播种期时间配置, “一物降一物”。
近年来,这项关键技术和应用得以大面积示范推广。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以及东北平原累计推广3亿余亩,不止减少了常见的稻瘟病害,还降低了马铃薯晚疫病、玉米大小斑病、魔芋软腐病、玉米螟等主要病虫害42%至62%,农药使用减少一半以上,在解决作物品种单一化病虫害爆发流行的难题上获得重大突破,成为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项目轻简化和生态化特色突出,可实施、易操作、成本低,对促进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朱有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