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力量。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发展,就没有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有活力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强调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两会期间,这一命题进一步成为代表委员和各界热议的话题。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全局。
如何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出了系统的答案。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创新驱动。只有矢志不移地谋创新抓创新,我国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开辟一个繁荣发展的新周期。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从数量扩张走向单产提高、从粗放增长走向效率提升。要在经济数量和规模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创造新的更大社会财富,必然要求我们为产业经济引入新要素,着力增加单产效益和价值,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必然要求我们实现各类要素的更好配置更优组合,着力降低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以更小投入实现更大产出。
为经济发展引入新要素、提供新组合、实现新价值,正是创新的基本功能。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不能再靠传统要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更不能靠“砸钱、挖坑”,必须更多更好地释放“工程师”红利、“创新者”红利、“创业者”红利。这些年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已形成较为厚实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乘着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大势与东风,我国创新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更加蓬勃的浪潮。
从发展需求看,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绿色发展和绿色消费、协调发展和共享消费、品质生活和中高端消费等加速兴起,消费结构加快创新升级。特别是随着我们逐步接近库兹涅茨曲线拐点,中国的创新消费有望迎来一个大高峰。这为我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走向更高质量开辟了不可限量的广阔空间。
创新已成为新时代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谁在创新上占据了优势,谁就将在新一轮发展“洗牌”中胜出;反之,以前的领先优势也可能一笔勾销、一夜清零。这迫切要求各地方各行业真正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行谋划推动。
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关键创造主体,必须紧扣科技经济新周期的脉搏,在创新型企业建设上狠下力气,始终在创新上保持忧患意识和领先态势。否则,被新时代淘汰将是极大概率事件。我们的国有企业应在创新发展上走在前列,我们的民营企业应让创新发展更多地内化为企业基因,我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在夯实科研基础、强化科技供给、服务创新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我们的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改革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破除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让中国大地更好地成为全世界创新创业的热土。
爬上创新这座山峰,中国发展将看到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