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请大家往一起聚聚,看看这匹马。这件铜奔马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心经过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龙雀的一只足上,形制构思之新颖、铜铸工艺之运用、力学原理之巧妙、动物形态之灵动,已然成为国家旅游标志,但也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2月25日上午,身穿亮桔色工作服的黄俊俊像往常一样给游人讲解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的这些台词天天说,数据年份和历史概貌也早就烂熟于心,但是每次介绍铜奔马,看到外地游客啧啧称奇的眼神,她由衷为家乡自豪。
除夕夜,和家人聚餐后的黄俊俊就赶回了宿舍。春节期间,很多国内外的游客来到兰州,首站直奔甘肃省博物馆。“对于博物馆来说,没有淡季,只有旺季和更旺季。”尽管参加工作才仅仅两年,她已经领悟了节假日讲解员的忙碌与辛苦。
虽说土生土长的甘肃人,但在进入博物馆工作以前,黄俊俊对自己家乡的感受也是一知半解,当上了讲解员后,她对甘肃的历史越来越痴迷。连续两年当选省科技厅“科普使者”,俊俊又喜欢上了科技知识。由于对文物的知识背景和科技价值的学习领悟,她身边总是围着许多游客,很多游客在节假日接二连三来馆参观,就有了不少的“熟面孔”。“相视一笑间,厚重的历史积淀拉近了解说员与观众的距离。”
位居兰州高铁站东侧的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馆,藏品的丰厚与独特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除了铜奔马,我们馆还有象征司法公正的彩绘木雕独角兽,象征邮政历史的驿使画像砖,象征绣织工艺起源的绢底麻织品,象征中外交流的胡腾舞俑和东罗马金银器盘,国宝级文物有16件呢。”黄俊俊的讲解可谓如数家珍。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甘肃的制陶、建筑、冶炼、畜牧等许多技术是最早出现的,文物要走近了看,这样才能体会古老科技的魅力。”王亚妮的眉眼间皆是抑不住的笑意,这位年仅24岁的小姑娘被同事戏谑为天水“白娃娃”,3年的工作经历已经是博物馆的“王牌讲解员”,在兰州这几年的除夕夜都是一个人在宿舍里度过的。《甘肃科技志》《陇原文物赏萃》《中国古代建筑》《十万个为什么》……陪伴她的是床头的书籍。“老师,为什么敦煌石窟在明代没有壁画作品?”采访结束时,乐观好学的亚妮抛给记者一个没法“糊弄过关”的问题。
“姐姐,榫卯是怎么拼接到一起的?”“姐姐,这个陶罐的彩绘颜料怎么制作的?”“姐姐,铜灯是咋做到滴水不漏的?”……从大年初一开始,甘肃省博物馆每天举办两场迎春主题活动,很多小朋友成了亚妮和俊俊的“铁粉”,总是被孩子围住问个不停。春节期间,博物馆每天的接待量是2000多人,还有面对面的制作体验课,这些对于只有34名讲解员的甘肃省博物馆来说,工作量已经是很大了。尽管踩一天高跟鞋,到了下班脚都肿的抬不起来了,嗓子也疼的不行,她们内心却很有成就感。“越来越多的孩子会选择博物馆过节,学习了解文物的出土背景和科学知识,问答间解说员也得到了很多的知识,现在我正在自修文博专业的课程,争取尽快考上4级职业资格。”王亚妮对未来充满期盼。
“博物馆就是感受科技与文明、历史与艺术的地方,文物之所以能在几千甚至几万年后还能够家喻户晓,印证了中国文明和科技的历久弥新。”用这样的开场白,讲解员们又一次带领观众去领略科技魅力了。
(科技日报兰州2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