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3日 星期五
贫困乡村汽车堵成一锅粥

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 乔 地

    大年初一上午十点多钟,侄子开车过来。车还没熄火,就推开车门,一边拔着车钥匙一边嚷嚷道:“上五朵山的路上,汽车堵成一锅粥了,差点打起来。”记者走出村口一看,果然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龟爬一般。双向车道变成了单向,目标全部指向五朵山风景区。

    初二上午,记者九点多出发去白土岗镇一个村庄省亲。离亲戚家不到三公里的时候,也给堵上了。被堵地点是白河岸边的一个村庄,由于地处十字路口,做买卖、开工厂的人比较多,已经演变成一个小集镇。乡村公路在那里不得不加宽成双向四车道。但即便如此,那天仍然堵得水泄不通。十一点多,来了两个交警,才逐渐把车辆疏通开来。

    今年春节的这两件事,都发生在河南省南召县。这是位于伏牛山区的一个深度贫困县,全县58.8万人,分布在2800平方公里土地上,九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尽管去年贫困人口发生率降低了两个百分点,但目前仍有贫困人口36559人,涉及15152户。就是在这样一个贫困县的贫困乡村,竟然不断发生汽车拥堵情况,大大出乎记者的预料。原本因汽车拥堵产生的闹心,也变成了欣慰,与在城市家常便饭一般拥堵时的心态大不一样。

    南召县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县注册各类汽车38300余台,其中私人拥有35600余台。近年平均每年新增4500台以上私家车。差不多七分之一的家庭都有私家车。这还仅仅是在南召县当地注册的。如果算上在外工作、打工的年轻人春节开回来的汽车,陡增两倍三倍不止。记者询问了两个村庄,一个村庄80%的农户都有私家车,有的甚至一家两台;另外一个村庄56户人家,有十几台汽车。这些车百分之八九十都不在南召注册。春节期间同时从全国各地开回来,平时显得空空荡荡的公路,一下子变得拥挤不堪。

    另据南召县交通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县1632条乡村公路通车里程3247公里,公路密度已达86公里/百平方公里。尽管如此,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仍然不能适应汽车急速增加的需要。

    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县公路3247公里,汽车38300余台,春节返乡汽车就按两倍本地车计算,加起来近12万台。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每公里有将近40台汽车,全部上路差不多25米远就有一台车,怎么能跑开?如果有台车稍微出点状况,就可能造成拥堵。上世纪90年代,《科技日报》曾发表过一篇让人难忘的报道《车轮上的美国》。短短20多年,中国的城市不仅骑在了车轮上,连南召这样的深度贫困县的乡村也骑在了车轮上。有资料统计表明,截至2017年底,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18129万台,平均每10人拥有1.3台汽车;河南私人汽车992.37万台,平均每10人将近1台;南召县私人汽车3.56万台,平均每10人0.6台。村里稍微上点年纪的人都慨叹:“刚刚改革开放那会儿,谁家有辆自行车、摩托车都拽得不得了,现在到处都是汽车!”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汽车,除了当老板的豪车外,多为十万左右的SUV,并且大多为按揭贷款所购。这是这些年轻人与他们父辈消费观念的不同。此外,遇到春节这样的长假返乡,他们不再聚赌打牌娱乐,而是开车带着父母、孩子奔向家乡周边景区,一是尽孝心,二是和家人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乡村汽车的拥堵不同,城市变得空空荡荡起来,即便是南召这样的山区县城也一下子空荡起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