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供图 |
第二看台
“知道吗?那个男神学长最近又有新成果了!”天津大学学生口中的“男神”,不是网红或明星,而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张润楠。
他不只有颜值,还有硬实力。新年伊始,张润楠的论文《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界面聚合制备超薄复合纳滤膜》发表在国内化工领域顶级期刊《CIESC Joural》上。这是2018年张润楠的第一个收获,而在2017年,他完成的三篇论文均以第一作者身份投给了SCI核心期刊。
张润楠本科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系,研究生阶段师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姜忠义,从事膜技术用于水资源可持续净化方面的研究。
从南开到天大,从化学到化工,从基础到应用……这条由理入工的科研之路,张润楠走得有条不紊。
张润楠主要从事膜技术用于污水净化方面的研究。“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城市用水的水质越来越差,很多家庭开始使用净水器。我研究的膜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滤网,把污水里的杂质去除,转化成纯净的水。”说起自己的专业,张润楠的脸上洋溢着自信。
他笑着说,自己并非一开始就有清晰的规划,只是从小到大一直对自然科学感兴趣,高中时也参加过化学竞赛,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读大学后,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对这个领域有了了解,也觉得这条路值得一直走下去。
于是,张润楠不仅埋头于实验,还常常走出去,走到边疆、海边。在新疆,他曾参与优化中石油百万吨乙烯污水处理系统项目,节约成本近400万/年。在渤海湾畔,他参与了中石油首个海水淡化技术开发项目,建成50吨/天中试平台,为行业巨擘填补技术空白。
从本科三年级进实验室到现在,他的科研之路已走了八年。“有时候压力确实很大,但坚持了这么久的事情,如果一遇到挫折就放弃,自己也不甘心啊。”张润楠说。
说到底张润楠毕竟是真心喜欢这个领域,所以即使在探索之路上遇到再多挫折,他也总能用自己的耐心、恒心或者“不甘心”,披荆斩棘、不断前行。
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张润楠对于科研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在他看来,做科研不仅是在一步步实现小时候“要当科学家”的梦想,更承担着责任。“现在世界各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每当在做课题时突破了一些瓶颈,都会有种为国争光的感觉。”张润楠说。
他说,一路成长要感谢的人有很多,导师姜忠义就是其中一位。“在硕转博之前,我的导师跟我谈了四个小时,为我详细分析了什么是真正的科研,我本身的特质以及我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让我明确了未来的方向,也坚定了自己做科研的信心。”张润楠回忆说。
科研之余,他喜欢画画、打篮球,还曾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HBA篮球赛冠军球队的主力成员。在意志有些许消沉时,他总会出去打打球,之后便又能静下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