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昆明2月1日电 (赵汉斌)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1月31日在线发表了云南农业大学在灯盏花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中取得的一项最新成果。
灯盏乙素是药用植物灯盏花核心药效成分。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杨生超教授团队,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江会锋研究团队合作,在灯盏花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成功筛选到了灯盏花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并在酿酒酵母底盘细胞中成功构建了灯盏乙素全合成的细胞工厂,通过代谢工程改造与发酵工艺优化,灯盏乙素含量达每升108 毫克,初步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潜在能力。
此项成果提供了工业化生产中药组分的新途径,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灯盏乙素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栓塞和脑溢血等方面疗效显著,是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良好天然药物。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生命最大的威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肿瘤性疾病而跃居第一,我国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更是高达30%。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心脑血管类药品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
灯盏花是云南省重点开发的“五大天然系列”药物之一,市场需求量以每年15%的速度持续增长。云南是灯盏花的主产区,聚集了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料药材和提取物生产。云南农业大学杨生超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灯盏花产业关键技术研究,最早完成了灯盏花人工驯化栽培、新品种选育和GAP基地建设,选育的新品种累计推广10余万亩,与企业合作建立的直播覆膜避雨栽培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根腐病的发生。近年来,研究团队在灯盏花基因组测序、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和核心药效成分全合成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