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5日 星期四
“我们迎来了又一个科学的春天”
——科技工作者畅谈创新好时代

    本报记者 唐 婷

    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科技工作者与中外记者见面会和以往不同,主席台上的座椅前并未摆放条桌,一下子拉近了发言者与台下记者的距离。主持人之外,坐在台上的是5位科技工作者。

    他们中,有满头银发的老先生,也有乌发披肩的青年女科学家。尽管各自从事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但聊起科技创新,他们却有着很多共同的感受。

    “十八大以来的5年多里,国家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我们创造了更宽松的科研环境。能够赶上这么好的一个时代,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答记者问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蒋立新第一个拿起话筒并由衷地说道。

    不只是蒋立新,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对科技创新环境的变化同样有着深切的体会。在鼓励自由探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骆清铭团队研发了一款全脑网络可视化仪器,但这台仪器还只是实验室阶段的原理样机。他们就此发表了论文。通常,工作可能进行到这里就结束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科技部的一位领导到我们那里调研,建议我们申请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想办法实现仪器产业化。我们问怎么弄,他们就给我们进行指导。”骆清铭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骆清铭团队将原理样机做成了产品样机。

    好戏还在后头。骆清铭团队研发成果经媒体报道后,江苏方面抛来寻求合作的“橄榄枝”。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在苏州,我们对产品样机进行放大,建设了50台设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实际行动,帮助我们搭建了从原理样机到产品样机,再到应用示范的科技创新的全链条,也使得我们的技术到目前能一直处于引领位置。”回忆起往事,骆清铭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来自东北大学的教授王昭东,一直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感触最深的是,随着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的大大加快,研究成果更容易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在首钢、河钢等钢铁企业的轧钢生产线上,设备标志上写着的“东北大学研制”令王昭东倍感骄傲。

    在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王秀杰看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地基和楼房之间的关系。平常虽然看不到、感受不到地基,但它是建高楼必须的,这就是基础研究的作用。

    “今年1月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总理在讲话中强调‘基础科学研究一般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出成果慢,对甘于寂寞、埋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现场听到这句话时,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我觉得非常高兴。”王秀杰说道。

    同样从事基础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认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近些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我们在深部探测装备的研发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和进展,为走向地球深部提供了国之利器,这也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例证。”

    “十八大以来,我们觉得科技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科学的春天。”王昭东一语道出了在座科学家的心声。畅想未来时,骆清铭表示,科学家们要有引领的意识和创新的自信,在未来做出更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

    (科技日报北京1月24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