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利用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全球20%人口的奇迹,中国农业生产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能力不断增强。
大北农科技奖办奖18年,共举办十届。前十届大北农科技奖共收到申报项目2665项,奖励金额共计人民币3691万元,有394项成果获得奖励,奖励了一大批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在中国作物育种史上共有1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有5项曾经获得过大北农科技奖。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罗孝和研究员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实用两系核不育系“培矮64S”,开辟了两系法杂交稻的先河。以“培矮64S”为不育系杂交配组的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达到国家第一期超级稻育种亩产700公斤的目标,被评为2000年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首,已连续三年种植面积超过千万亩。中国水稻所张慧廉研究员育成的“印水型”杂交水稻开创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在2005年国家主推的19个籼型超级杂交稻中有9个“印水型”杂交水稻,并连续创造了世界水稻最高产量记录。
在玉米育种领域同样硕果累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堵纯信研究员培育的“郑单958”连续12年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作物品种,占全国年种植面积13%以上,创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玉米品种推广种植面积新记录,为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引领了方向。中国农业大学许启凤教授育成的“农大108”在当时全国种植面积仅三亿多亩的情况下最高峰单年种植面积近5000万亩的记录,是当时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河南省浚县农科所程相文研究员育成的“浚单20”在2011年黄淮海夏播区达到了3000余万亩的种植面积,成为黄淮海第一、全国第二大种植品种。
这些重大成果为解决新形势下全球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大北农科技奖鼓舞了一批又一批农业科技人员进军科学前沿,攀登科技高峰,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