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团队赴南繁基地参加专项成果田间展示和材料现场交流 |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以下简称“育种专项”)按照“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前沿技术、创制重大品种、引领现代种业”的总体思路,围绕种质创新、育种新技术、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科技创新链条,重点突破基因挖掘、品种设计和种子质量控制等核心技术,获得具有育种利用价值和知识产权的重大新基因,创制优异新种质,形成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育种专项贯通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示范3个层面,布局51个重点任务,专项国拨经费227800万元。截至2017年底,专项已经启动实施两批共41个项目,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重点研发计划实施一组砥砺奋进,带领着育种专项全体人员共同砥砺奋进,在基础研究、新材料创制及新品种选育等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人才培养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初见成效,初步形成了一批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挖掘了若干重大成果苗头。
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进展
在科学研究方面,包括在生物技术平台开发、种质资源创制与鉴定、优良基因挖掘和产量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
截至2017年11月30日,育种专项共发表论文711篇,其中SCI论文511篇,并出版著作15部。创制出一批具有抗病、抗旱、高产、耐盐等优异性状的新材料、新种质或新品系,部分已应用于新品种的培育;审定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及蔬菜等新品种327个。
与此同时,育种专项在执行过程中,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并高度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19项,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09项;申请专利441项,获得授权专利126项;研发新产品7项,新工艺、新装置4项;制定标准19项,其中国际标准3项;制定技术规范16项,技术体系18项;构建数据库7个;开发计算机软件41个;在新品种示范推广、技术应用等方面获得国家级奖励9项,其中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60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9项;获得社会奖励1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
促进了一批成果转化与广泛应用
在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方面,坚持产学研联合机制与运行模式,紧密联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企业之间的关系,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坚持示范与推广并进,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
为使科研成果能以较快的速度服务于农业生产,育种专项建成新品种示范基地291个,面积达127万亩;新品种推广2795余万亩;新品种、新技术等成果转让102项,直接收入1.4亿元,创产值2.8亿元;成果应用106项,应用效益超21.81亿元。
比如,在育种专项的支持下,在前期十余年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农业大学陈绍江课题组围绕科学问题与产业需求,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以高油型诱导系为核心的原创性技术体系及以克隆诱导基因等为标志的理论突破,并在诱导、鉴别和加倍及工程化等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高效的工程化集成与规模化应用。
项目组在立足国际前沿研究的同时,也通过出版书籍,开展培训以及科企合作等途径,促进玉米单倍体快速选系技术规模化应用以及玉米育种新理论与新模式的探索,起到了理论上的引领与实践上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均产生了广泛影响。目前国内已有60家以上主要育种单位应用,年生产DH系已经达到10万个以上,为种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涌现出一批重要标签性人才
在人才培养与平台建设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平台,涌现出一批重要标签性人才。
育种专项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2个,国家级工程中心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2个,国家级工程中心13个。承担单位建设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9个,建成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4处。共培养人次达191人,其中入选科技部万人计划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4人,中组部青年千人2人,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人;晋升正高69人,副高100人;培养研究生1256人,其中培养博士后出站2人,博士397人,硕士852人。参加单位中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13个,ESI前1%学科39个。
值得关注的是,育种专项肩负了我国农作物育种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其中大批年富力强、学术活跃的青年科研人才在项目组织下共同开展工作。为促进作物育种领域青年学者快速成长,尽早成为该领域突破创新的中坚力量,育种专项充分利用众多优势团队的资源,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建立了青年学者常态化交流的机制。青年科学家交流机制的实施,充分的激励了青年学者的事业热情,为农作物育种领域储备了大批杰出人才资源,提升了我国农作物育种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