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
施佳鑫
自2003年起,为了弥补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不足,自主招生作为高校招生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实施了十余年。通过自主招生(往往包含笔试和面试)的学生能在高考录取中享受降分录取或优先选择专业的“优惠”。最近,一项针对北大、清华和人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因自主招生而获得破格录取的学生在学业表现等多个评价维度与统招生并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作者是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吴晓刚和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助理教授李忠路。他们在这项研究中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什么样的学生更可能获得自主招生加分”和“自主招生能否选拔出更优秀的学生”。
他们采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主持的“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项目,首轮调查于2009年开展,对象是2006年和2008年入学的北京15所高校大学生,此后于2010年至2013年追踪调查了4次。由于早期自主招生仅在顶尖大学开展,所以这项研究仅分析了调查数据中北大、清华和人大的部分。
研究者们先按“高考录取分是否达到该校当年录取平均分”和“是否获取自主招生优待”把学生分为四类:“普通统招生”(高考分数在平均分之下)、“优秀统招生”(高考分数在平均分之上)、“破格录取生”(高考分数在平均录取分以下,因自主招生加分才得以入学)和“掐尖录取生”(高考分数在平均录取分以上,虽有自主招生加分,但无加分仍能被录取)。
他们发现,相比普通统招生,获取自主招生加分破格录取的学生通常是那些来自城市,父母受过大学教育,就读重点中学的优势阶层学生,而家庭收入和父母是否为干部对破格录取与否没有显著影响。重点中学的学生更有可能获得自主招生加分,不仅因为他们在教学资源和教育质量上的优势,还由于自主招生制度本身更偏向于重点中学,例如校长实名推荐只面向各省最优秀的重点中学。
那么,这些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名校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是否更优秀呢?研究者用4个指标来衡量学业表现:大学期间班级成绩排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大学期间是否获得某种校级以上奖励和学习效能感(对学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分析显示,在父母是否受过大学教育、是否为干部、家庭收入、父母户籍、性别、民族和入学年份等因素一样的情况下,破格录取生的大学成绩班级排名显著高于普通录取生,但和优秀录取生、掐尖录取生相比并无差异。就是否获得奖励而言,破格录取生、普通录取生和优秀录取生没有差异,掐尖录取生获得奖励的可能性比这三类人都高。破格录取生在英语四级成绩上和普通录取生也无差异,而优秀录取生和掐尖录取生的英语四级成绩比前两类人都高。至于自我效能感,四组人群均无差异。
此外,研究者进一步考察了四类学生在入党选择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是否存在差异。他们发现,自主招生破格录取的学生比普通高考入学的学生在是否入党、是否打算入党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政治倾向和组织能力的指标上都没有明显差异。
最后,他们还比较了四类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毕业规划(参加工作、继续深造、没想好)和毕业后实际的去向(参加工作、国内读研、出国读研)上的差异,发现四类人群也没有明显差别。
简而言之,这项研究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家庭背景好的学生更可能获得自主招生加分。其次,因自主招生加分而进入名校的学生们无论在学业表现、社会活动能力、非认知能力,还是就业去向上,都和普通高考统招生没有明显差异。
那么,为什么自主招生没有选拔出更优秀的学生?论文作者提供了两个可能的解释。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自主招生的选拔标准比较模糊,主观判断空间较大,这会使得家庭出身好的学生更有可能获得加分,而并没有选拔出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优势家庭更善于利用自身优势为孩子安排各种课外活动,以此来迎合“素质教育”的各项标准。另一方面,或许是由于中国大学“重选拔、轻培养”,大学在破格录取了原本应该更优秀的学生后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使他们最终和其他学生表现趋同。
现有的高考制度是否公平?它能否有效选拔人才?应该如何改进高等教育选拔制度?这些是中国教育现在和未来的难题,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系香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