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科技团队展示机器人和无人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孵化星天地
“只要有好的想法、好的项目,我们愿意为学子的创新创业梦想买单!”在介绍昆明理工大学双创典型时,副校长、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杨斌教授如是说。
近年来,昆明理工大学依托科技、人才资源和优势,以新材料技术、光机电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大健康技术为重点,在丰富国家级众创空间内涵、培养层次丰富的优秀理工科人才上,的确下了“血本”。
“象牙塔”成了创客“沃土”
在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敬伟甫还有另一个身份——昆明益口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通过在校园里饲养“无抗土鸡”,研发富硒鸡蛋,去年这家公司的营业额已超过80万元;
还是在昆明理工大学,另外5名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将目光聚焦到残障人士的交流与生活方式上,并为他们量身定制了手环、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其中,Watch Me残障人士智能手表已成为明星产品,不但申请到国家软件著作权,还斩获“首届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创新大赛国赛金奖”,获得1200万元投资,并成功在中关村创业;
学控制工程专业的研二学生马晨和几个同学组成了暗精灵(Dark Elves)项目组,将无人机与VR技术结合,由瞳孔控制无人机的航线,它不仅可以对目标进行拍摄,更可实现“所见即所飞”,实现对目标的及时准确识别;
……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近两届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昆明理工大学先后荣获国赛金奖等奖项。并在近三年的“挑战杯”“创青春”大赛中荣获银奖1项,铜奖13项,省赛奖项27项,连续多年位居云南高校榜首。
“创”生态让学生主动走进实验室
“我们不仅要管学生进大学的入口,还要管好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人才的出口,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刘杨教授告诉记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持续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构建“校院联动,多部门合力”的创新创业工作协同、开放联合创新、资源共享和“人才—项目—学科—产业”链接机制,实施“专业技术+创新创业”的“分类培养、差异化发展”的创新创业教学。
与此同时,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新创业科技园工作领导机构,规划创新创业场所,统筹全校22名专职人员服务创新创业指导工作,打造“培土、播种、育苗、护果”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2016年仍安排创新创业工作专项经费263.15万元和学生创新创业扶持经费807.40万元。
2016年,昆明理工大学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构建了以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77个省部级为主体的113个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支撑平台,形成了9大实验中心(基地)组成的基础实验教学平台、192个专业实验室组成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85个研究室组成的创新教育实践平台和407个校外合作实践基地群。
同时,他们还构建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等6个国家级、昆工创客孵化器等9个省市级和昆工创客咖啡馆等创新创业孵育平台。通过开放时间、开放空间、开放内容,从实验教学基本层、大赛技能应用层、创新创业实践层,推动学生主动走进实验室。
为梦想“买单”收获丰厚回报
“我们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知道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研发与人才支撑。”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林连兵说,目前与学院合作的省内外重点制药企业已达17家。学院利用自身优势,优先向合作单位开放实训室、推荐毕业生,提供各类技术培训,合作建立信息互供、设备共享、联合申报课题等制度,促进了院企合作和学科建设良性发展。
为探索科研项目和平台反哺本科教学的路径,昆明理工大学以科研项目促实践,以科研成果进课堂,在合作企业建立起教学基地和科研平台,多途径促进本科教学,为学生实习、调研、社会实践、科技项目实验以及教学科研设备加工调试等方面提供必要条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鼓励、引导高水平教师投身本科教学工作,及时将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动向及科学方法融入教学,引进课堂和实验室,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实现教学科研“反哺”创新创业能力。
为创新创业梦想“买单”,他们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截至目前,昆明理工大学获得国家科技大奖12项,位列云南省第一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025项、资助经费42439.92万元,排名全国第64位,连续6年位列全省第一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64项,位列全国第48位;2015年学校科研规模达8.28亿元,连续14年位居云南高校首位;拥有国家级平台13个、省部级平台77个。近5年向国家和社会转移、扩散5000余项技术,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