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广深科创走廊筑梦中国“硅谷”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本报记者 龙跃梅 叶 青 通讯员 粤科宣

    南粤大地的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如今架起了一条“豪华版”的科技创新走廊:

    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OPPO、大疆创新、广汽集团、广药集团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龙头企业在这里“安营扎寨”。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东莞散裂中子源、深圳国家基因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这里集中布局。

    日前,《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面世,提出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成中国“硅谷”,形成全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到205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广东省‘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而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表示,广州、深圳是广东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通过打造创新走廊把三地的要素连通起来,将会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三足鼎立成大势

    一条走廊串成链

    12月1日,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成立,该会由钟南山等4位院士领衔,是迄今为止国内医学检验机构邀请院士、专家人数最多、领域最广的一支顶级学术团队。

    “金域医学已稳健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服务网络最广、通过国际认证最多、检验项目齐全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集团,市场份额占行业30%以上。”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耀铭说。

    金域医学地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侧,北起广佛交界处,经广州主城区、东莞松山湖、深圳主城区,南至深圳大鹏新区,依托约180公里的高速、城轨等复合型交通要道,总覆盖面积达11836平方公里。

    这块“黄金宝地”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广州、深圳、东莞三市以占全国0.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6%的GDP;人均GDP13.7万元,超2万美元,超过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标准。特别是在创新经济方面已拥有良好的创新基础,聚集了广东六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

    广州市科创委副主任詹德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广州科技创新企业数量达16.9万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4739家,其中2016年新增2820家,增速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之首,2017年预计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总量有望突破7000家。

    不但是省会城市广州,在深圳、东莞,记者同样看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深圳,该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曹晖直言,公司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做人机交互和生物识别领域IC设计的第一名,打造世界级中国“芯”。

    在东莞,该市2016年全市R&D占GDP比重达2.41%,排名首次跃升至广东省第三。目前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2028家,较2015年增长超过一倍。

    定十大核心平台

    绘中国硅谷雏形

    广州科学城列入了《规划》中的“十大核心创新平台”,位于这里的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此为契机来谋划未来的发展。“力争成为广州市乃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该公司总经理余青松说。

    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列入了“十大核心创新平台”之一。位于这里的广东思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也“摩拳擦掌”。“面向未来,公司在积极拓展市场、提高产值规模、力争早日上市。”该公司董事长王瑜辉说。 

    根据创新要素空间聚集的动力机制,《规划》提出“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即依托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东莞松山湖、东莞滨海湾新区、深圳空港新城、深圳高新区、深圳坂雪岗科技城、深圳国际生物谷等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及广州市国际生物岛园区、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东莞市中子科学城等37个创新节点。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空间格局、发展目标等已定,志在打造成中国“硅谷”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美国硅谷、波士顿地区相比,存在哪些优势和未来需要往哪些方向去努力?

    “打造中国硅谷,这是努力的目标,在理念上有相通之处,但其内涵与美国硅谷不一致。”王瑞军说。

    根据《规划》,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对内将打破行政壁垒,集中三地创新资源,形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对外集聚全球创新要素,特别是高精尖的创新人才、科研成果和科技企业,最终建成全球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承载区和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对标美国硅谷、波士顿地区等全球知名创新区域,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目前在交通设施、城乡环境、公共服务上仍有一定差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着力推进人居环境建设改善,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人居环境,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壮狮表示。

    资源流淌三座城

    创新形成一条龙

    对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深圳视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新民十分期盼。

    他表示,走廊连接起来的三地恰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深圳市场化程度高,广州科研院所多,东莞制造业发达,“未来通过走廊可把广州的人才和技术、东莞生产基地连接起来,大大提高产品产出效率。”

    记者在广州、深圳、东莞走访调查发现,三市创新活动各有特点、可以形成互补,广州高校、科研机构密布,科技基础研究能力强,深圳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产业创新能力强,东莞具有一批制造业企业、产业转化能力强,如果能充分发挥多种元素聚合叠加,将会在中国乃至全球再造一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经济产业带。

    如今,随着《规划》的出台和实施,目前广州、深圳、东莞三市都在推动落实《规划》。广州市提出,要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动力源;深圳提出分“四步走”,2020年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主引擎。

    处于广深两大一线城市之间的东莞,吹响了号角: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东莞将积极抢抓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先进制造业,打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将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左右逢源。”东莞市长梁维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未来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将会变成怎么样?《规划》提出了“三步走”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科技产业创新能力领先全国;第二步,到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科技日报广州12月2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