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科技日报记者见到党的十九大代表、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时,他正在组织村干部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华西人才、技术、资本、产业优势,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我们始终以吴仁宝老书记为榜样,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围绕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逐步走出了一条‘间接向直接过渡、扶志与扶智并重、输血与造血结合’的产业扶贫之路,当好扶贫攻坚战中的‘先行者’。”吴协恩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过上了富裕生活的华西人,就遵循“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理念,坚持做到富了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
当年,配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华西先后为中西部地区举办了100多期培训班,直接培训了1万多名干部、带动10万人脱贫致富。2006年初,华西又提出“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的思路,与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互学交流活动,目前已为各地培训基层干部超40万人次。
华西还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带动周边20个村共同致富,并在宁夏和黑龙江建立了两个“省外华西村”。
近年来,华西作为全国扶贫工作的老典型,更是提出了产业扶贫的新思路,引导贫困地区挖掘自身特色、建造增收载体、培育各类人才,带动百姓致富。
十八大以来的5年,华西完成的可用资金比上一个五年增11.29%,上缴税费增37.01%,仅2016年,华西缴税13.2亿元。“虽然经济总量没有增加,但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均产出在增加、每年交税在增加、村民的幸福在增加。同样,华西的扶贫工作也取得新突破。”吴协恩说。
“扶贫不能单纯地给点钱,更重要的是给点子、给思路。今后,围绕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这些扶贫开发的重点,华西将借助‘一带一路’,正在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合作开发新能源及金融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合作和长期发展。”吴协恩说。
(科技日报江阴12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