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房琳琳
20日下午,在云栖大会·北京峰会上,阿里云ET大脑首席科学家闵万里为现场无数“取经人”演示了一项可以无限拓展的人工智能(AI)平台能力——
只需10分钟,AI工程师就能将自己希望“训练”的AI模块,嫁接到阿里云开放平台开源端口上,进而加速验证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之后,科技部高规格启动重大专项,工信部刚刚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政策信号十分鲜明。
“特别是十九大后,人工智能产业迎来重大利好。”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以问题为导向的产业升级解决方案,应是中国AI最有前景的用武之地。”
中国产业AI空间比美国大
人工智能驱动新的产业革命,将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必然趋势。尤其以深度学习为技术基础的AI公司井喷,在讲故事、圈投资的风口中,泡沫已然生成。
“AI泡沫不仅在中国,全球都有,美国也有。但这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认为很正常,但需警惕泡沫破灭后,AI回归到哪里。”胡晓明再次强调,“AI必须解决工业、农业、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众所周知,美国人工智能发展,得益于强大的底层基础设施、半导体、芯片研发,以及拥有良好的软件生态。比如英伟达驱动的GPU体系,英特尔的可编程芯片等在全球AI产业中优势明显。
“与之相比,中国基础研发人才薄弱,软件生态也比较脆弱。”胡晓明表示,“但中国在生产应用上要比美国强!”
他举了一个例子。中国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因为城市安全体系建设比较完备,大量数据有待深度开发和创新利用。“原来城市标杆是巴黎,但今天由于科技进步,我们将重新定义城市,雄安新区将成为新型智能城市的代表。”
为打造产业生态,阿里云城市大脑入选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闵万里认为,这是政府希望业界抱团发展,同时反向促进重大基础理论创新。
他打了个比喻说:“我们今天的人工智能故事都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技术基础,但这就像用一个锁定了焦距的望远镜看太空,只能在人家的基础上调优。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应该是自己建造的像FAST那样的射电望远镜。”
把AI送到全球垂直行业中
过去第三产业靠互联网发展起来了,而现在,人工智能是比互联网更大的技术红利,它也要真正深入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去定义和解决中国最根本的问题。
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如何融合?产业AI如何落地并生成效益?
胡晓明以城市大脑为例解答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交通信号灯与摄像头记录的拥堵信息并不交互,阿里云ET城市大脑团队在杭州第一次把摄像头内容分析出来,并告知红绿灯如何调配。结果是,试点区域车辆通行时间缩短15.3%,救护车一路绿灯抵达现场时间减少一半,这在全球尚无先例。
备受媒体关注的,还有刚刚在此次云栖大会上发布的ET航空大脑。闵万里介绍,首都机场现在能在50秒内,完全更新1700架次航班的停机位安排,与廊桥相连的停机位利用率提升了10%,相当于每天有2万名旅客不用再乘坐摆渡车,大大节约了机场服务成本,提升了整体服务质量。
让胡晓明感到自豪的AI产品,莫过于阿里研发的AliOS智联网操作系统,其已经装载在福特生产的智能驾驶汽车上,活跃装车量已经突破40万台,“这是美国公司提供消费产品时,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中国操作系统”。
总之,上到跟国家天文台一起分析银河系数据,下到与哈利法大学一起帮助全球最大的阿布扎比石油公司提升石油开采量,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AI,正向世界进军。
数据和计算能力成AI核心
随着数字中国、智能制造、大数据产业等的提出,数据化将成为一切日常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的新常态。
比如工业。阿里云ET工业大脑走进车间,用AI工具突破了良品率提升、故障率预测等制造业核心难题,帮助大型制造企业创造数十亿元的利润。
“工业数据最为复杂,工程师需要走进生产线,先搭建工业换联网平台,收集生产链中的所有数据,然后为生产环节上的数据网络建模,不断调优后,才能真正看到AI应用的效果。”闵万里说。
除了数据,计算能力决定成败。胡晓明分析道:“人类社会已经完成了高速公路网、通信网、电力网的构建,还在建设中的是万物互联的感知网络,以及一张强大的计算网络。而开源和云计算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快速迭代,核心是怎么把海量数据算得清、算得快、算得起。这不仅是企业的竞争,还代表国家的能力。”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