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房琳琳)德国约200所大学与世界最大的科学期刊出版商爱思唯尔之间的谈判未能获得实质进展,2018年1月1日起,它们将不再订阅爱思唯尔出版的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官网6日发文,对这件具有示范效应的科学事件予以关注。
德国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联合体——DEAL项目的谈判人员,已经与爱思唯尔进行了两年多的协商,希望达成意向协议,使德国的大多数科学家能够以过去一半的价格,在线访问约2500种爱思唯尔出版的期刊。开放获取是谈判的焦点,德国机构的论文作者可以免费阅读论文并与世界上任何人免费分享。
“出版商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落伍,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向公众开放,开放获取的成本也必须在承受范围内。”德国校长会议主席兼DEAL项目发言人郝思特·齐普乐说。
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家希瑟·皮沃和致力于促进科学论文在线开放服务的贾森·普利姆共同领导的一项分析发现,全球28%的学术文献已经开放获取,增长速度惊人。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服务部副主任保尔·爱依瑞斯说:“德国大学的要求代表了学术出版的未来方向。如果德国迫使爱思唯尔来实现这个目标,其他国家也会效仿。”
9月,芬兰大学财团与爱思唯尔签署了全国范围内适用的合同,虽然协议细节并未公布,但有信息源说,其中包括降低期刊价格和允许芬兰论文作者免费获取论文。2015年,该机构与荷兰14所大学达成协议,也允许科学家选定30%的论文期刊无需额外费用即可开放使用。
爱思唯尔发言人汉弗里德·冯·兴登堡说,2016年发表的德国作者论文中,19%发表在爱思唯尔的期刊上。他表示:“我们认识到实现100%开放获取的迫切性,很高兴能够尽可能地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各利益方都能持续地转型。”
全球开放获取出版物的倡导者们认为,德国大学如果在谈判中胜利,将对传统的基于订阅费的科学出版模式产生重大打击。德国若能在降低期刊认购价格和促进论文即时开放的斗争中站稳脚跟,可能预示着全球学术出版格局将出现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