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记者在领取大会报告。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
外媒记者采访少数民族代表向巴扎西。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
十九大时光
本报记者 操秀英 刘 莉
上午八点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晨星音乐厅就已坐满了人。600余名师生及党务工作者守候在大屏幕前,等待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
同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的还有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们。3000多位国内外记者也将镜头对准了人民大会堂。
此时,代表们也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能代表我们那里30多万党员来见证这一历史性盛会,我自豪且骄傲。过去几年,我最大的感受是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湖南岳阳市委书记胡忠雄代表言辞恳切,他说,“老百姓的房子、车子、票子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这确实是值得骄傲的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天宫”“蛟龙”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我们坚信,党的十九大将开启中国发展的新征程。”胡忠雄信心满满。
代表们期待的历史性时刻终于到来。
会场上巨大时钟的指针指向九点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走上报告席,向两千多名代表,向8900多万名党员,向13亿中国人民宣告: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共13个部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报告,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起航的号角;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响起,饱含着代表们对五年来辉煌成就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总书记的报告振奋人心,为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上,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作为企业家,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代表说。
“一点都没有觉得时间长。”云南省玉溪第一小学校长杨琼英代表感慨,“总书记的报告很厚,内涵丰富深刻,但他娓娓道来,像是在讲述一个如何实现中国梦的精彩故事。”
最让杨琼英感到振奋的是总书记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我这次专门带来一个小册子,里面记录了云南边疆地区教育近年来的变迁,册子不厚,却很有温度。”她说,“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扶贫先扶智,对偏远地区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恪尽职守,尽到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党代表的职责。”
“近距离聆听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更体会到神圣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授于长军代表说,“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的理念给我的印象最深,让我备受鼓舞。”
“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们要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眼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取得更多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他说。
走出大会堂,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化工专家李金来代表同样倍感振奋。公司是这几年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政策的受益者,其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研发出的“超临界氧化”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顺利,被广泛用于高污染废水的处理。李金来说:“总书记的讲话对企业创新提出更高要求,未来我们要继续努力,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
“总书记刚才在报告里提到‘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我就是劳动者大军里的一员啊。”大会堂前的台阶上,来自山西的牛国栋代表满是自豪。这位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不锈钢冷轧厂连轧作业区班长,是集团出名的“工匠能手”。“发挥创新主力军作用就是要立足岗位,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把创新继续推进。”他给自己今后的工作定好了方向。
自豪、振奋、充满信心——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们关注的重点不同,但听完十九大报告后的感受却是相同的,因为他们关注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正如代表们所说,这些答案将指引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勇往直前。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