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科技成果
本报记者 陈 瑜 通讯员 陈 璐
航运与造船界最近被这样一则消息霸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成功击败了全球造船巨头——日本和韩国的造船企业,拿下法国达飞轮船9艘22000箱集装箱船订单,合同立即生效,订单总金额近100亿元。
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市场已沉寂22个月,这批订单的到来,给长期较为低迷的船舶市场带来了活力,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相关人士分析认为,这批订单之所以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不仅因为这是当前全球载箱量最大、最先进、最绿色环保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还因为中船集团对该型船的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作为订单的受益者,中船集团近年来在高端船型、高技术含量船型上斩获颇丰。
LNG船(液化天然气船)被认为是全球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过去5年,中船集团实现14.7万—22.0万立方米系列LNG船型覆盖,累计获得总价超过270亿元的大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能力。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中船集团已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在大型全冷式液化气船领域,突破了液货系统设计、船体结构和液舱整体有限元分析等关键技术,世界知名航运公司为此打破了只在韩国主流船厂订造该型船的惯例。
通过大力推进“精品船型”工程,中船集团不断推动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升级换代,打造了20000箱超大型集装箱船、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海豚系列灵便型散货船、MR型成品油船等41型市场竞争力强的节能环保品牌船型。
“目前中船集团主流船型实现了全系列自主研发,产品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端船舶自主设计能力不断提高,在重点船型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一大批基础共性和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带动重大产品成功研制,标志着中船集团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中船集团总经理助理、科技部主任许淼认为,在世界海洋装备科技领域,中船集团实现了由“望其项背”的“跟跑者”向“并驾齐驱”的“并行者”转变。
在许淼看来,科技创新为中船集团的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持续动力。集团目前基本形成了“总部统筹协调、院所和企业技术中心分工合作”的研发格局,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2家。
过去5年,中船集团科技投入保持稳步增长,基本形成了企业投入、集团投入、政府投入三级科技投入体系,并带来了丰硕的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防科技进步奖51项,获得授权专利同比增长396%,其中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同比增长581%。
如今,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旗舰,中船集团对下一个5年的科技发展已经作了全面的部署。
“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许淼举例说,中船集团全面启动了智能船舶研究工作,完成了依托3.8万吨绿色海豚级散货船的智能示范船工程化开发和船舶智能运营与维护系统(SOMS)等关键系统研发,今年年底将率先推出我国首艘智能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