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
双创观察1+1
不必期望所有的人去创新创业,都有最佳成果。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双创教育中体验和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找到二者发展的结合点。
继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学生群体正日益成为双创最活跃的细胞之一。麦可思研究院日前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5年上升,创业比例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
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矛盾依然存在。
9月底,全球化智库发布的《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显示,97.93%的学生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表示有必要,期待其能使个人不断成长以及实现自我价值。那么,伴随“双创”热潮而生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否补上中国高等教育“缺失的一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又有哪些认识误区和痛点?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教育界的部分资深学者和实践者。
不仅仅是知识传授,重在衍生创新文化
清华东门附近,新媒体广告领域的新秀五彩传媒公司创业几年间有着不俗的表现。公司创始人陈旸介绍,创业的萌芽正起步于他求学期间参加的一门名为“创办新企业”的创业课程。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书国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双创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关键要建立大学、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双创教育的理念,应该渗透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整个教育体系之中,衍生出一种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
“创业课程不能仅局限于狭隘的创业知识传授,而是非常重视训练学生有关本专业的职业素养、跨学科知识、社会情感、能力和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尊重企业家精神的大学文化。德国不少企业认为,合格的技能比文凭更重要。所以在其大学教育中早早让学生有了接触企业和客户的经历,养成严谨、负责的态度,真正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为‘德国制造’打下良好基础。”高书国进一步说。
莫追求创业率,贵在让学生认知自我
“双创教育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三方面的影响或结果:一是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或独立成功创业,这只是凤毛麟角;二是一部分人在与企业和社会结合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专业兴趣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对未来择业发挥了作用;三是更多大部分人是在体验尝试、不断试错,逐渐积累经验,其作用或许在短期看不出什么,但是未来一定会发生效力。”
在高书国看来,“双创教育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不必期望所有的人去创新创业,都有最佳成果。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和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找到二者发展的结合点。这样即使以后不直接从事创业活动,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和职业发展也会受益匪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提出,大学生的创业率成为继就业率之后,评价大学生就业、大学办学的一项指标,可以反映出就业质量,更具科学性。然而,政府部门和高校不能一味追求大学生创业率,而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让每个学生可做出适合自己的就业与创业规划。
痛点待解,师生应形成创新共同体
全球化智库研究部人才研究组总监李庆表示,在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中发现,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痛点——
一方面,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和投入不足,创新创业课程缺乏或无法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受访学生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课程理论性太强、实践指导不够、缺乏专业的创业教师或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不适用创业教育、对学生创新创业方案的指导孵化扶持不足、创新创业导师不足等。
“目前,高校对老师的绩效考核主要限于论文发表,职称评定,学生的双创与教师的积极性一时挂不上钩。如果能够把两者的诉求有机结合,形成创新共同体,将会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双创示范基地办公室主任马永斌指出。
为改变这一现状,早在2013年,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就把“成果出在创新创业上,体现在老师的科技成果转换,学生的新企业创办上”作为办学理念。马永斌介绍,2015年11月,清华大学深研院率先成立了“大学—政府—企业”的生态网模式,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共建清华i-Space(清华南山协同创业中心),为全日制在校学生、在职教职工及毕业3年内校友提供专业性创业教育和综合性孵化服务平台。今年3月,该院校被深圳市政府认定为“首批十大双创示范基地”之一。
专家点评
推进双创教育是在摸索建立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模式,并非单纯解决就业问题。更多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的人才。
为避免施行停留在概念上的形式化,我们要深刻反思双创教育核心内涵。大学要培养的是具有敢于批判、质疑精神的创新人才,这就要从基础教育的各个环节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由此亟待解决大学的功利化和去行政化状况,提倡高校在教学和制度上有更多的自主权,从而带来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层震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