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大量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企业越来越希望通过名称和经营范围来体现自身的创新性。近日,上海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新兴行业加快发展 完善新兴行业分类指导的意见》,用制度解决新兴行业企业身份认证的“尴尬”难题。
上海二三四五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彭亚栋说,公司的大数据部门已存在多年,过去一直依附在公司之下。去年,公司希望将大数据业务独立出来,但在工商部门咨询时发现,大数据这个表述,既不能出现在公司名称中,也没有被纳入经营范围,“身份认证”成了难题,现在问题终于解决了。
这不是一家公司的困境。作为政府部门进行行业管理的通用标准,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2011年修订的,有一定滞后性,导致多数新兴行业超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所划分的行业类别,缺乏统一行业分类标准,登记和确认无规范可依、无先例可循。
“我们聚焦解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出225个新兴行业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名称表述以及行业分类,形成了《上海市新兴行业分类指导目录(2017版)》。”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长钟民透露,目录上,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技术转移服务等新兴行业都已“名正言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法也可以写进企业名称。
据介绍,上海已经率先建立起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共同完善上海新兴行业分类指导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每两年更新一次,根据行业需要随时补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