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程松华是如何练就匠心精神的
袁 峰 向辉洪 本报记者 刘志伟

    一把凳子、一个工具箱,专心致志地敲打雕琢,是传统匠人留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印象。在那个已经远去的手工艺时代,但凡有个“匠”字的职业,比如铁匠、木匠、鞋匠,都代表着一门独特的手艺,足以“凭一技之长养家糊口”。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雕刻出那一代人的美好模样。

    其实,在劲牌就有许多这样的人物,他们不忘初心,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比如劲牌酒厂提取调配车间陈酿班工序组长程松华。

    这一干就是25年

    第一次见到程师傅,腼腆而不善言辞,还有点害羞。坐在办公室里跟他聊时,感觉他说话都有点吃力。眼前这位中年男子身上真的有亮点吗?

    然而,当换上防静电服走进车间生产现场,面对熟悉的机器设备,只要谈到操作流程、工艺标准、管道设备时,程师傅立马变成了话痨,感觉没有他不懂,没有他不会的。

    1992年,刚刚20岁出头的程师傅,进入劲牌公司,这一干就是25年。

    “您在这个岗位做了二十多年,工龄比有些新员工的年龄都大,有没有做的不耐烦、不顺心的时候?”

    程师傅回答说:“刚进厂那几年,当然会有的,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但怎样去对待很重要。现如今,提取调配车间的生产环境也与现代化和信息化接轨,心态如不及时调整,不能接受新事物,‘闭门造车’终将被淘汰。说实话,其实我还一直觉得自己挺年轻的,什么都想学,哪敢停下来歇息啊。”

    盲眼识药材的绝活

    从他的徒弟向辉洪那里听到了一些关于程师傅的故事。

    有一次,车间开展精益生产检查,发现酒罐后方摆放了很多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玻璃瓶子,打开一闻瓶里装的都是各种酒体。这到底是谁放的呢?

    回到车间,他和程师傅闲聊时说起这件怪事,程师傅挠着头憨笑着说:“不好意思是我放的,那些是我有时候拿来品评的。”他开玩笑地说了句:“原来是您偷偷练功的道具啊!”

    就是凭着这股爱学习的劲儿,2010年,程师傅被聘任为厂级和车间级品评员,为半成品酒体的初期质量把控筑成了一道有力的防线。

    在其他技能方面程师傅还练就了盲眼识药材的绝活,并能通过对半成品的品评和检测指标能很快判断是哪道工艺出了问题,甚至连车间错综复杂的4D管道走向,程师傅也是牢记于心。

    2009年,三期罐区建成投入使用,每罐容量达600吨,当时引进了首台40吨肇庆过滤机。设备运行初期出现添加泵较小、膜片易破损、滤盘清洗不干净等问题,设备厂家也犯了难。在很多人望而却步的情况下,只有中专学历的程师傅主动揽下这项工作。

    当时一起工作的同事有人笑他傻,说专业人员都解决不了问题,他不该趟上这趟浑水;有人说他爱表现,都等着看他的“笑话”。但程师傅没有在意别人说的话,通过日以继夜地对设备性能参数学习,日常操作过程数据的收集分析,一步一步地将问题解决。车间的同事都说:“有程师傅在,我们就特别安心。”

    这些本领都是程师傅通过重复、再重复,练习、再练习,日积月累练出来的。20岁进厂从车间普工做起,到自学练就品评技能,熟知各类药材,再到后来掌握设备操作保养,程松华没有停止对工作的思考和研究。

    把知道的都告诉“徒弟”

    他习惯于边实践边学习边记笔记,笔迹清晰、字体工整的笔记本里,一笔一画都记录着这位憨厚男人对自身工作的专注和热爱。几十年间重复做同一件事,有人会觉简单而枯燥,程师傅却不感厌倦。在他看来,“认真做好一件事,一辈子都不够用。”

    采访时得知,为了使好的经验方法能够得到传承,程师傅还主导开展了劲牌酒厂首届优秀员工倒罐操作技能经验分享会。分享他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学徒工变成“老师傅”的经历,在经验交流的时候他挂在嘴边最多了一句话是:“只要你肯学,我会毫无保留地教你;只要你肯问,我会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在他身上,大伙儿感受到了“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的精神。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无论从事市场营销、技术研发,还是生产管理岗位,大家都是普通的劲牌人。当你全心全意的去对待自己的事业,琢磨自己的本领,守得了那份平淡,耐得住那份寂寞,敌得过那些岁月,越得过那些磨难,到那时,你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因为热爱,所以坚守,这一生只要平凡快乐,谁说这样不伟大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