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0日 星期三
杨凌劲风扑面来
——写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20周年之际

喜迎十九大

本报记者 史俊斌

    2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批准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0年间,谁也不会料到一个灰头土脸的中国西部内陆小镇,会蜕变为一座特色鲜明的田园风科技新都市。

    20年后,谁也不用质疑在中国第一个农业高新区里,建设中国唯一的农业自贸区仅仅是靠道路自信。

    在中国北方旱区半干旱地区,杨凌就是农业科技的“代名词”。

    在“一带一路”上 ,杨凌让“中国风”彰显“中国范”。

    风从中国西部来 巍巍秦岭见证沧海桑田

    杨凌地处秦岭脚下渭水河畔,史料记载,这里因隋文帝杨坚陵寝所在地而得名杨陵。4000多年前,后稷在此“教民稼穑”,哺育滋养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193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此成立。后来,中央和陕西省相继在此布点建设10多家涉及农、林、水机构,让这个曾经的陕西省咸阳地区武功县杨陵镇,聚集了4000多名科教人员,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农业科研基地。由于历史原因、地域的局限和政策的滞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孔雀东南飞成了西部人才流失最好的注解,杨陵危在旦夕。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其实施方案》的批复,让杨陵聚足了“壮志凌云、奋发腾飞”之气。从此,杨陵易名杨凌,实行“省部共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在国内率先踏上了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得益于体制的强力支撑,杨凌围绕科技创新要素形成了新的科技创新机制,重组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陕西省油菜育种中心等知名科研机构入驻,协同创新实力迅速增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政府、院校和企业一体化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围绕谁来种地等重大问题,培育了职业农民培训新机制;围绕农业、农村新活力的激发,形成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新机制。如今,杨凌科技成果转化率已从45%提高到60%,直追发达国家水平。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0多个,国家级平台9个,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93项,研发投入占比(R&D)达5.6%,位居全国前列。20年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30多万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过重组改造,成为唯一驻地非省会城市的国家985大学,在校生规模翻了近两番,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增长了9倍,教职工人均收入增加了11倍,年发明专利数增长了24倍,科研经费增加了近30倍。科教队伍的博士学位比例提升了47.5%,审定作物新品种数年均增长了47.8%,永久性试验示范推广站增加了58个,核心论文年均发表量增加了120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杨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培育并审定“西农585”小麦、“陕单609”玉米、“瑞阳”和“瑞雪”苹果、“七月鲜”红枣、基因编辑白绒山羊等代表性动植物新品种150个,授权专利3516项,万人发明专利指数达30.8,居陕西省首位。来自美、加、澳、德等海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10余位高层次人才选择在杨凌扎根,850余名高水平大学博士在杨凌投身我国农业科教事业。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凤凰西北栖,中国农科城科技之光耀天下。

    风从世界东方来 滔滔渭水激情奔涌向大海

    我国小麦良种推广的世界纪录是杨凌人创造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洪璋教授培育的“碧蚂一号”,在我国黄淮麦区推广了一亿亩,小麦亩产至少翻了一番。毛泽东主席评价“碧蚂一号”说:“救了大半个新中国。”我国小麦品种的六次更新换代,有四次都出自这里。秦冠苹果、瑞阳和瑞雪苹果、百威和百瑞猕猴桃、小偃6号和西农979小麦、西农莎能奶山羊、西农8号西瓜、8819秦椒、“秦白”系列大白菜……这些不胜枚举的杨凌“金种子”,变成了千家万户里的一碗面、一盘菜、一杯奶、一牙西瓜,汇成了家的味道,传递着中国农科城的丝丝温情,这些食材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杨凌农高会享誉世界。杨凌示范区主动融入国家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部署,让杨凌通过“丝绸之路”元素在世界上大放异彩,每年举办国际农业合作周、现代农业高端论坛、中外农民创业论坛、国际农业圆桌会议、中外农业投资项目推介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业专题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恳谈会和新丝路农业物联网发展大会等系列活动。加深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交流,也加速了自身国际化步伐。吸引来自我国31个省市区的上万家涉农单位与全球五大洲7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高层、农场主等2300多万客商与群众参展参会累计促成投资和交易总额达到5400多亿元。与28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39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了两个“协同创新联盟”,区内外协同创新机制基本形成。

    20岁杨凌示范区,正站在第三个十年的新“起跑线”上。“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总要求使其发展的理念更加自信,“形成制度红利辐射全国”的鼓励令其发展的步伐更加豪迈,以争当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为指引,杨凌正立足“在更高层次上发挥示范区作用”,走向未来,向着更加远大的目标迈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