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译者:熊姣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
字里行间
我们对森林这个字眼并不陌生,注意,仅仅是“字眼”而已。二木成林,三木成森,刚上学的小孩子都知道。大多数人对森林的认识也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了——树多。
拿我自己的情况来说,曾经走马观花地在森林公园玩耍过,也曾站在山头故作深沉地远眺林海。如今提起森林,能回忆起来的,除了深深浅浅的绿色,几乎别无他物。
以上种种,主要是为了说明,拿到《看不见的森林》这本书时,我对作者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是多么地羡慕嫉妒恨。如果说大多数人只看到了森林的谜面的话,戴维在这本书里,洋洋洒洒地交代着谜底。
这是一本林中自然笔记。戴维每隔几天就钻到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一片森林里,像无数其他物种一样,浸淫其中。回来后,这位生物学教授会以体验者的角度,记录自己邂逅的物种,写一篇观察笔记。或者不如说,凭借森林对他的启发,写个短篇小说。因为正如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比小说更精彩一样,包罗万象的森林里同样演绎着惊心动魄的物种故事:
地衣的生存之道是能屈能伸。它在潮湿的天气膨发,在干燥的时日瘪缩,从不与逆境正面对抗,只伺机在顺境迅速恢复生机。飞蛾若落在你皮肤上赖着不走,是在汗腺附近寻找盐分,作为“钻戒”献给它的配偶。森林之所以没有被家族兴旺的昆虫啃光,是因为植物体内含有大量毒素。这场看起来丰盛无比的大餐,其实是恶魔的餐车,昆虫只能取食毒素最小的那一包盒饭。
戴维是个不折不扣的博物学家。小到藏在苔藓里的微生物,大到麋鹿和秃鹫,他都能抖落出这些角色的幕后故事。拥有这个能力的好处是,如果你看到的森林是一维的,戴维看到的森林就是多维的——这当然是更接近森林本质的视角。
随着戴维一次次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钻进森林,你对森林的认识也会逐渐由二木为林、三木为森的字眼,逐渐丰满成一片时刻都上演着物种大戏的葳蕤存在。像我这样对森林的认识仅限于如上所述的读者,时常发出“噢!原来是这样!”的惊叹,再正常不过。
不难想象,《看不见的森林》是一本干货满满的科普作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本“干货派”科普读物读起来一点都不干巴。与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相比,戴维细腻优美的文笔毫不逊色,总能快速将你拽入他的体验视角。这背后当然还有译者的功劳。
最后想说,现在能坐在电脑前码字,要感谢曾在森林里摸爬滚打并不断进化的祖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森林是每个人的故乡,读懂森林也是在读懂我们自己。但对很多人来讲,平时难得见到它,见到它也未必看懂它。如果你也如此,不妨翻开戴维的林中自然笔记,享受那个你不曾看见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