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6日 星期三
丁列明:做好药,让百姓生活得更好
本报记者 付丽丽

科星灿烂

    做新药,做老百姓用得起的救命药,这是丁列明心中的一个梦。

    如今,作为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已然梦想成真。

    “取名‘贝达’,主要来自我们的口号‘Better Medicine,Better Life’,也就是做好药,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在与科技日报记者聊天的一个多小时里,丁列明声调一直不高,仿佛在诉说着别人的故事。

    重回祖国 振兴民族药业

    丁列明清晰地记得,那是2002年8月13日,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机场,他登上了回国的班机。

    1979年,高中毕业的丁列明考上了浙江医科大学。这个1963年出生于浙江嵊州的农家子弟,第一次来到杭州,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

    1992年6月,丁列明公派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2000年成为一名病理科执业医师,职场成功、生活惬意。

    然而,丁列明的追求远不止这些。“内心还是希望回到中国,把自己所学用到祖国的科研和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他说。

    2002年夏,机会来了,由张晓东和王印祥等设计及筛选的一靶向药物获得出色的实验室数据,大家就下一步如何开发展开了讨论。

    “回祖国创业去!”想到此,丁列明内心激动不已。这一年是2002年,距他出国恰好10年。

    扛起中国医药创新大旗

    从凯美纳在国内立项研发到最终上市,丁列明和他的团队用了整整9年。

    历经3年时间,药品研发进入临床实验阶段。虽然团队精心设计,但临床实验并不顺利。第一例患者服药5天后,症状明显改善。可是,到了第四位患者,给药一星期后出现呼吸困难。临床实验陷入停滞。“后解剖发现,病人是因为弥漫性肿瘤扩散导致的死亡,并非药物引起的。”丁列明说。

    到Ⅲ期临床实验阶段,丁列明又做出大胆决定,直接用进口药“易瑞沙”做对照。不料,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根本无力启动耗资4800万的Ⅲ期临床试验。危难之时,杭州余杭区委、区政府雪中送炭,才使得试验顺利启动。多年以后,丁列明回想起当初仍不禁动容:“那是我最艰难的时刻。”

    2010年5月,凯美纳Ⅲ期临床试验结束,结果如大家期望:不仅在疗效数据上优于进口药易瑞沙,而且副作用也小很多。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称赞这一成果“堪比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

    打造总部在中国的跨国药企

    美国东部时间8月25日上午,华盛顿。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Tyrogenex公司在华盛顿正式签约,成立合资公司Equinox Sciences LLC公司(中文名:医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进军全球肿瘤药物市场。

    这是丁列明的又一个梦。

    目前,贝达药业针对T790M靶点的第三代EGFR-TKI(BPI-15086项目)和针对c-Met靶点的BPI-9016项目,都即将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针对糖尿病的长效缓释制剂的BPI-3016项目,I期临床试验有序推进;针对银屑病的BPI-2009C项目,在国内外同时进行临床试验……

    尤其是公司控股的美国Xcovery公司开发的治疗肺癌的新药Ensartinib(X-396),在2016年获批进行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2017年又获批进入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如果说凯美纳是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那么Ensartinib(X-396)有望成为第一个由中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同步上市的靶向药。”丁列明说。

    凯美纳成功了,但贝达依然阔步在创新的路上。

京ICP备06005116